今天生日,有點感觸想寫寫。
每年生日,大梅是記得的,雷打不動的都會囑咐我吃點好的,語氣特別像父母。也算是一種彌補吧,自己的父母倒是幾十年來不怎么記得我的生日。
這兩年孩子爸爸會跟我過,在家燒點飯菜喝點酒,在吃上口蛋糕,看部電影,也是在輕松氛圍下完成了這樁儀式。我很感激,原本我自己也會給自己買些禮物或者做一些有意義的事,但有另外一個人在一起,總是要更好的。
今年還有第三個人,就是肚子里的這個小寶子。我今天早上起來,拉開窗簾,看著外邊被白雪罩住的一切,我有另外一番感動。我想,我的生日這一天,還有一個小人兒躲在肚子里,跟我一起成長起來。他在努力長成一個成熟的人類的樣子,我也在逐漸熟悉成為一個人類新手媽媽而做準備。我們倆竟是一起這么努力著,走過了八個月。再不久,小崽子就該加入我的世界了。
我后來想,是加入我的世界了嗎?好像并不是這么個說法。他的確是加入進來了我的世界,是我人生半道上遇到的新伙伴。我們會如何相處,處的如何并不重要。我想我們都會盡自己的力。正如他盡力來到這個世界,選擇了我做媽媽。我也盡力踢掉所有不利因素,安心保護他成長一樣。我們都在相互捧場。從他的出現到現在,再到未來,都是我的戰略伙伴。我會給他一個家,那是一個有具體物理位置和愛的場所。而他給與我的,大的多。這個家,是他給我的。是我的孩子給了我一個屬于自己的家。這個自己,是獨立于一切的。我既是一個要去負責的人,也是一個倍感榮幸獲得這一切的人。我突然好像被亮晃晃的雪花點醒了一樣的意識到這個問題,我的孩子的出現,是來成全我的。之前理解的所謂的母愛多么的偉大,我十分的可以理解一些,畢竟懷胎十月不容易。但對于我來說,這個孩子帶給我的,遠比我給他的要大的多。我給他生命,他給我未來。
我媽總說,等你當媽以后,你就知道了。這句話在任何“當媽”的場合都是可以用得上的,意思好像是說不管你現在懂不懂,一旦你進入當媽的角色你就懂了。我懂她的言語,但她不懂得我的。我是屬于父母的,我應該一切從屬于他們。我只有贊同贊美他們,滿足他們對孩子的一切幻想,我才是合格的孩子。我的出現,對于她而言,是一場必經的程序。如果不這么做“別人會認為你有問題”。而當我進入了這個角色后,她就開始指導你如何成為一個母親。但凡言語上有了微詞,她就會搬出那句“你現在不理解我,等你當媽以后你就懂了”。我想大概不必等到我當媽,我早已經懂了。很多那一輩的父母,看待問題時候的邏輯,是粗暴,斷崖式的粗暴。似乎一切只存在于她的邏輯里,而你是什么邏輯并不重要,你必須隨她指引的走。不然,就是大不孝。
說起來是在抱怨,其實確實也在抱怨。因為我跟她的關系,讓我從小就開始省視自己,過度的自省必然物極必反,但也確實在坑坑洼洼中取得了自己的真經。自從有了孩子,我有過萬般的各種場景的幻想。多半是如何去愛他幫他,剩下的是擔心是否能做好。但我用僅有的良心發誓,對于這個孩子,我從不把他當成我的所屬。他和他們這一代人一樣,必然是要把我們這些未來的老不死,拍在沙灘上的人。
我能做的,我想只能是盡量的讓自己多長寫智慧。
謝謝我的孩子給我的這份大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