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按“物品類別”整理,竟如此順利!
整理本身是件快樂的事
不過,要留下什么才是最重要的。想要什么樣的物品伴隨自己的未來人生,讓自己感到怦然心動呢?請以從商店的貨架上選購自己喜歡的物品那樣的感覺,去選擇那些讓自己心動的物品。
衣服
先把家里所有的衣服都放在地上
在值得紀念的整理節慶中,率先整理非當季的上衣自有它的理由。因為它是最容易純粹讓人感受到心動的物品。
為了確認是否對每一件過季衣物感到心動,我建議最好這樣問自己:“下一季還想再穿嗎?”或者更加直接地問道:“如果今天的氣溫突然變了,會想穿這件衣服嗎?”如果你覺得“未必會穿”,就請丟棄這件衣服吧。
家居服 不要因為“扔了可惜”,就當家居服
家居服并不需要穿給別人欣賞,但你不覺得正因為如此,才更要換上最讓自己心動的家居服來提升自我形象嗎?睡衣也是一樣。如果你是一名女性,請務必穿上漂亮的睡衣,盡情地做最可愛最有氣質的打扮吧!
衣服的收納 “折疊收納法”,一舉解決收納空間的問題
折衣服并不單純是為了收納而將衣服折小的作業,而是對一直為自己服務的衣服表示撫慰和愛意的行為。
衣服的折法 完全剛好、最正確的折疊方法
“豎著”是收納最基本的原則。
其實每件衣服都有其“黃金點”,讓它在折好時正好能立起來。
訣竅就是,布料柔軟輕薄的衣服,寬度和高度都要折得小一些,而布料松厚的衣服,則可以折得寬松一些。此外,折的時候,從布料較薄的角落著手會比較容易。
衣服的擺法 把心動的感覺帶進衣櫥的絕招
在衣柜的左邊放重的衣服,右邊放輕的衣服。左邊收納長度較長、材質較厚、顏色較深的衣服,往右則為長度較短、材質較薄、顏色較淺的衣服。
襪子類的收納 襪子和絲襪都不能團起來
絲襪的正確折法應該是這樣的:首先,把綁在一起的襪子解開,左右腳重疊在一起,縱向的一半部位對折,然后再折成三等分的長度。
普通襪子的折法更簡單。首先,把襪口外翻的部分恢復到原來狀態,左右腳兩只襪子重合在一起,然后按照和衣服相同的要領折起來就可以了。像運動襪之類的鞋內襪,就簡單地對折;普通短襪可折三折;如果是長的運動襪,則可折成四折或六折。只要符合收納抽屜的高度即可,一點也不難。折疊的基本原則就是確保“折好時變成簡單的長方形”。
換季 從此不用再換季的收納法
如果現在要購買收納用具,我建議你購買那種能方便取出衣服的抽屜型收納用具。
那些深藏了半年才拿出來的衣服,看起來狀態很差,精神萎靡不振。所以應該不時取出來讓它們接觸空氣和陽光,還要經常欣賞和撫摸它們,并對它們打個招呼:“下個季節拜托了
未讀的書 覺得總有一天會讀,“那一天”永遠不會來
不愿意丟書的頭號理由就是“也許我什么時候還會再讀”。
換言之,我們讀書的目的就是獲取讀書的經驗。讀過一次的書,就已經“經驗了一次”,即使不能牢記書中的內容,它的知識也應該全部進入了你的內在。
以前買的書還沒看,又買了新書,這些未讀書的數量還在不斷地增加。
應該留存的書籍 把“進入殿堂”的書籍毫不猶豫地留在自己身邊
自己的身邊不囤積過多的書籍反而會提高自己對信息的敏感度,也就是說,會更容易發現對自己有用的信息。
文件整理 “把文件全部丟棄”也沒問題
處理文件的基本原則就是全部丟掉
凡是不符合“現在正在使用”“近期還會需要”“需要一直保管”這三項標準的文件,都應該毫不猶豫地全部丟掉。
文件也可以分為“待辦”“留存(合同書)”“留存(合同書以外)”三類。
各種文件 麻煩的文件應這樣整理
坦白說,如果不踐行講座中學到的內容,這種所謂的講座就沒有意義。確實,剛接受講座知識的瞬間是有價值的,但是從接受的瞬間到結束的瞬間你能否踐行學到的內容才是關鍵。
小件物品 只留下“心動的”,而不是留下“可能會用到的”
從《大辭泉》詞典中可以看到小件物品的定義:“零碎的東西;小工具或附屬品;無名小卒。”這樣我們就明白了,連詞典都不知道怎么對待它。
CD、DVD保養品化妝品飾品類貴重物品類(印章、存折、信用卡類)機械類(數碼相機、電源線等電器類物品)生活用具(文具類、裁縫工具等)生活用品(藥品類、洗滌劑、面紙等消耗品)廚房用品、食品其他
零錢 趕快拯救四散的零錢吧!
其實,零錢也一樣是錢,怎么可以只看重紙幣,卻粗暴地對待零錢硬幣呢?說來很奇怪,家里根本沒有需要零錢的場合,卻到處都會發現零錢的蹤影。
種種小件物品 莫名其妙的物品,全部退散!
禮品就其本質而言是表達心意的物品,所以你應該對禮品說:“在接受的瞬間,你給予過我怦然心動的美好感覺,謝謝了!”接著就可以一棄了之。
應該只保留自己非常熟悉其性能的電線,堅決丟棄那些莫名其妙的電線。
紀念品 千萬別把老家作為紀念品的避難所
那些珍貴的回憶,就是丟棄了紀念品也絕不會輕易忘記。進一步來說,那些忘記了也無所謂的回憶,干脆就真的忘記好了。集中精力思考今后的人生豈不更好?
我們都生活在“現在”。無論“過去”多么輝煌,人都不能生活在過去。
所謂整理,就是整理每一個“過去”。整理紀念品也就是重啟自己的人生,也可以說是為了邁出人生下一步的“節慶整理的總清算”。
照片 比起收藏回憶,不如愛惜現在的自己!
當然,只要留存使自己有心動感的照片就可以了。如果采用這樣的方法,大體上旅行一天所拍的照片只會留存五張左右。只要留下能象征那一天的最好的五張照片,那剩下的記憶也都會歷歷在目。
#我相信,空間的使用不該是為了過去的自己,而是為了將來的自己。
一旦體驗了這種沒有多余存貨的生活,就會產生一種前所未有的解放感,而且很快就喜歡上這樣輕松的生活,以后再也不會囤積存貨,而是開始思考即使暫時斷貨,不去購買也照樣能生活,嘗試用其他的物品替代或者干脆省略不用這種物品。
重要的是,首先要掌握現在擁有的物品的存量,然后將其控制在最低限度。
不斷減少物品,直到“適量的感悟點”來臨
按照“正確的順序”對“不同的物品”進行整理,只留存“有心動感的物品”。按照“一次性的”“短期內的”“完善的”要求完成整理。
我把這個瞬間稱之為“適量的感悟點”。真是不可思議,只要頭腦中有了這個感悟點,以后就絕對不會再增加東西,也絕對不會出現反彈的現象。
通過整理后,大大減少了擁有的物品。自己在生活中重視的是什么,以及價值觀,都變得一目了然。總之,目標并不在于追求減少物品或者有效地收納物品,而是以心動感選擇物品,以自己的標準過上快樂的生活。
相信心動的感覺,人生將會有戲劇性的變化
一個人在什么環境下才感到幸福?這個問題只有當事人才能回答。因為擁有和選擇物品絕對是非常個人的行為。
擁有大量的物品而不懂得丟棄,這種做法并不是愛惜物品,而是恰恰相反。而通過減量到自己能夠確實掌握、面對的程度,物品與你的關系才會充滿生命力。
通過直面每一個物品而讓自己深受教益,因為物品喚起了我們各種各樣的感情。這時我們才感受到真正的感情,而且會把感情轉換為今后生活的能量。
——————————————
今天看的這一章信息量很大,感觸也挺深的。我是收集癖。書里說到要整理的那幾類物品,我都有。
從遠的說,我爸宿舍的老舊柜子抽屜里鎖了很多小物品,紀念品。有磁帶,獎狀,糖果紙,紙巾殼,哨子,信件,禮物,郵票,電話卡等好多。前幾年只要有回去我都會翻看,邊看邊回憶過去。自從搬新家后,我再也沒有打開過那個柜子。
從近的說,我手機里存了將近一萬張的照片,備份網盤了,但依舊舍不得刪除,并且我也很久沒有回頭看過,想到翻看上萬張照片要花費的時間,我就直接無視它們。我現在這狀態挺像書里說的那樣,留著為了以后翻看,可天知道我以后啥時候會看。
“ 如果不踐行講座中學到的內容,這種所謂的講座就沒有意義。”這句話真實到讓人害怕啊,我參加書窩將近半年了,盡管每次結束后,我都有寫文章輸出,但也就僅此而已,我輸出后,沒再翻閱過,有些細節已然忘記了。難怪,很多人提倡要慢慢讀書,重復讀。確實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