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蛭》
(資料來源——中國藥典、中藥大辭典、中華本草、全國中草藥匯編)
別名——螞蟥、馬蟥、馬鱉、馬蛭、螞蝗蜞、麻黃蜞、肉鉆子、水麻貼、沙塔干。
藥科——水蛭科動物水蛭等幾種的全體。
產地——分布很廣,我國南、北方均有。
藥類——活血調經。
藥性——平。
藥味——苦、咸。
入經——肝。
功效——破血,通經,祛瘀。
主治——血瘀閉經,癥瘕痞塊,跌打損傷。
現治——走注疼痛,傷骨損折疼痛,臍腹作痛。
參治——漏下血不止,干血成癆,蓄血,惡血,麻木困弱,目痛,發背,云翳,產后惡露,墮胎,膀胱滿急有瘀血,游疹,癰腫毒腫。
藥理——利水道,降血脂,抗早孕,抗凝血,抗血小板,溶解血栓,防止血栓形成,改善心血管功能,緩解顱內高壓,降低血小板的活性,抑制血小板的釋放,改善局部血流循環,促進腦血腫和皮下血腫的吸收,改善腎功能,減輕周圍炎癥和水腫,預防急性腎小管壞死,抑制成纖維細胞增殖,保護內皮細胞。
用法——水煎,丸劑,散劑,外用(置病處吮吸或浸取液滴)。
用量——水煎(常量3~9克),丸或散(常量0.5~1.5克),外用(適量)。
禁忌——小毒。畏鹽、石灰。孕婦忌服,婦女月經期忌服,有出血傾向者忌服,體弱血虛者忌服,無瘀血停聚者忌服。
自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