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學習,追求理解
第二章? ? 理解“理解”
? ? ? 摘:為了知道要應用哪一個事實,就要了解更多的事實。這個過程需要理解,即需要洞察本質、目的、受眾、策略和手段。訓練和直接指導可以使離散的技能和事實變得自動化(所謂“用心”去記),但這并不能讓我們具備真正的能力。
? ? ? 換句話說,理解是關于知識遷移的。如果具備真正的能力,那就能夠將我們所學的知識遷移到新的甚至有時令人感到困惑的情境中去。對知識與技能的有效遷移能力是我們在不同的情境和問題面前創造性地、靈活地、流暢地應用所學知識的能力。遷移不僅僅是引入先前所學的知識和技能。正如布魯納(Bruner)所言,理解是“超越信息本身”。如果我們通過理解一些關鍵的想法和策略來學習,我們就可以創造新的知識并達到更深入的理解。
? ? ? 什么是遷移,它為什么這么重要?我們希望將在一堂課上學到的知識應用到其他不同但相關的情境中。發展個人的知識遷移能力是良好教育的關鍵,這是一項基本能力,因為教師只能幫助學生學到整個學習領域中相對很小范圍里的觀點、范例、事實和技巧,所以我們需要幫助他們將內在的有限知識遷移到許多其他環境、情況和問題中去。
? ? ? 思:是的,在教學過程中,就應該教會學生為了解決一個問題,腦子里一定要形成一個知識網:以前學過的、和這個相關的、與之相似的,或者是同類的,可能這時就有所理解了,但是只理解還不行,我們也應該讓學生學會遷移,遷移到其它問題上,解決實際問題。
? ? ? 這讓我想到多年前學車的時候,教練教給我們的口訣:一踩二掛三手剎……可是我們遇到緊急情況的時候有時間背口訣嗎?當我們行駛到大路上遇到不同的情況時容得你背口訣嗎?包括游泳,當我們游泳時時聚精會神地背著口訣游嗎?肯定都不是,所以當我們理解了,便會遷移到實際的情況中去,這才叫真的學會了。
? ? ? 再比如我們語文老師也經常讓學生要記住標題的作用。可能學生會背了,但是遇到問題為什么還是不會回答,或者換個短文就又不會做了,這只是知道了,背會了,但還沒有理解,沒會遷移。當學生做到所有和標題有關的內容都會的時候,比如給新聞起標題,包括自己寫作文起個一見鐘情的標題,都能很好地無意識地想標題的作用的時候,學生就真正的理解了,再做到標題的作用這樣的問題時,他們就會應用,而不再是背老師交給的死知識了,當然這個過程需要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