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你們有做過什么特別的夢嗎?我是說除了掙它一個億,或者后宮佳麗三千這種白日夢之外。
最近,我在知乎上看到一個叫『奇妙夢境大賞』的話題,還看到了一些有趣的夢。比如,有人夢到自己給大佬提建議——
有人夢到自己生孩子——
有人夢到日本鬼子——
講真,我一看這人夢到日本鬼子就笑了,因為我也夢到過。更神的是,微信和知乎里都有人私信告訴我,他們也夢到過日本鬼子。
▼
萬萬沒想到,抗日神劇的影響竟然如此深遠……
我夢到鬼子進村,我四處逃竄。在逃跑的過程中,我會藏起來,也會飛,而心里一直裝著對日軍的近乎令人窒息的恐懼。
其實,過去超過十年的時間里,我都在做類似的夢,只不過有時追我的是一個怪物甚至一個兇手,令我恐懼的可能是一片深不見底的湖或一團瘴氣。
甚至,不瞞大家說,近一兩年我還會夢到逮我去結婚的父母。我……恐婚……
出于對重復夢境的好奇,我特地去讀弗洛伊德的《夢的解析》,以期解釋自己的夢,解析自己的心理。
這書我讀了1.5次。第一次,我讀的是這個版本,上下兩冊↓↓
讀完上冊之后,下冊在搬家的時候弄丟了。不過不要緊,由于這套書的翻譯和制作都粗糙到慘不忍睹,我印象極其深刻,也算淘出了經(jīng)驗:嗯,臺海出版社,絕對不要再去買他們家的書。
第二次,我看的是這個版本↓↓
這本的翻譯更用心一些,行文比較流暢。但不知道為什么,我感覺它沒有那么吸引我,沒有使我產生閱讀中的內心震顫。不能不說,中斷的閱讀是一種遺憾,各位要引以為戒。
言歸正傳:弗洛伊德的名氣這么大,我就不再介紹他的生平了。他的影響力深遠,跨學科、跨領域。可以說,他不僅是心理學的開山鼻祖,更是現(xiàn)象級人物。
只是,我一直很好奇為什么總有作家,特別是西方作家在書里罵他瞎扯淡。
▼
是真的在瞎扯淡嗎?借一位微信好友的話說,就算是瞎扯淡,那也是了不起的瞎扯淡。
和書友們交談一番后,我發(fā)現(xiàn)大家的觀點比較一致:錯過弗洛伊德會是一種遺憾。
弗洛伊德的理論是有缺陷的,但這些100多年前的理論仍然值得閱讀。在讀弗洛伊德時,我們要聚焦于其思想的啟發(fā)性,要更辯證地看待其內容。
部分網(wǎng)友觀點↓↓↓
一位知友說得更確切:弗洛伊德的理論是經(jīng)驗主義的,可以給人以啟發(fā),卻不是科學地了解心理、社會、人與人之間關系的方式——
所以,弗洛伊德的理論到底有哪些呢?就《夢的解析》來說,他主張的是:夢都是由欲望引起的,和性欲的關系極度密切。通過分析一個人的夢可以達到分析其精神狀況和心理的效果。
按照他的說法,我分析,我做的應該是焦慮之夢,也可能是……缺少男朋友的……陪伴???
哎,閱讀常常如此喜感且令人尷尬。
當然,這一次讀《夢的解析》,我有了一些新的認識。比如,我再次確認——
??焦慮是一種很復雜的情緒,其中可能包含著恐懼、緊張,乃至不知所措;
? 焦慮可能是無數(shù)種矛盾的糾葛,比如,我渴望自由又無法逃避責任,我在意精神契合但無法免俗,我有一些前衛(wèi)的觀點但我無法跳脫社會環(huán)境去生活;
??焦慮還可能帶有一些器質性的癥狀,比如,腸胃不適、肌肉酸痛、頸椎病。
我想,過去的很多年,我所掌握的語言知識還不足以支撐我去描述這么復雜和高難度的詞。在我語言表達失語的狀況下,在我的身體和意識都松懈的時段里,我開始做夢了。
按弗洛伊德的說法,夢就是愿望的實現(xiàn):直接地、間接地、包裝后的、扭曲的??傊?,所有莫名其妙的夢都是有據(jù)可循的。
還是以我自己為例吧,我做過直接的愿望實現(xiàn)的夢,比如夢到某人回來找我(連做夢都是溫馨的,哎);不過,我更多的夢是間接的。
如果夢是潛意識愿望的實現(xiàn),那我可能是在日常生活中表現(xiàn)得過分堅強了,我其實認為自己經(jīng)常在處理超綱的問題,我深感恐慌,我還沒有從一個稚嫩小女孩的狀態(tài)過渡到女戰(zhàn)士的狀態(tài)。
▼
人生真的太難了,我一直在忽視、壓抑自己的真實想法。
也許,我真實的夢想真真切切、確確實實就是在沙發(fā)上永久葛優(yōu)癱,當一條無用的咸魚。但我很難承認這一點。哎,一個億實在太難掙了,想到這一點,我做夢都在戰(zhàn)栗。焦慮??!怎么能不焦慮?
當然,除了這種有心理表意的夢,我也做過做過器質性的夢,比如睡前把手放在心臟部位,在心臟受壓迫時體驗了鬼壓床;睡前喝太多水,夢中四處找洗手間;在患腸胃炎時被夢中的巫婆嚇醒。
這些都是很常見的經(jīng)歷。
▼
思來想去,我對《夢的解析》做出了如下總結↓↓↓↓
人的健康包括了身體和心理,人的意識分為清晰可見的和深藏的,人的生活包括了物質和精神。這是肉與靈的分離與統(tǒng)一。心理學、心理咨詢都是在幫助人們看到認知盲點,尋找真我和自洽。
因為人是社會性的,所以人必然受到法律、道德、社會倫理等諸多規(guī)則的束縛。我們并不能那樣毫無節(jié)制地表達、抒發(fā)內心想法,于是,在內,有人忽視,有人壓抑,有人無意識,有人自洽。在外,有人用嘴表達,有人用行為表達;有人擰巴、糾結、自相矛盾,有人暢所欲言。
當內外統(tǒng)一時,人的狀態(tài)達到圓滿大和諧。當內外沖突時,有人患上心理障礙,有人精神失常。還有的人,會做夢……
▼
總的來說,夢是奇妙的存在。曾有一個叫弗洛伊德的老頭,這么認真地分析夢,我們應該感到欣喜。
如果萬物有靈且美,那夢算不算是人類靈性的表征?算不算人類的美學?
在編劇手下,夢是扭轉劇情的神工具;在莊子那里,夢是哲學、是美學。夢是華美的,比如“中國夢”;夢可能是空歡喜,比如“南柯一夢”。當癩蛤蟆想吃天鵝肉,人們會說:做你的春秋大夢!
最常見的、最有文學意義的關于夢的說法,可能還是老年人的感慨:啊,人生苦短,時光飛逝,往事歷歷在目,恍若一夢。
《夢的解析》是典型的西方釋夢,弗洛伊德和周公不一樣,他無法通過一個夢告訴我們:生男還是生女,貴人什么時候來,宅基地好不好,是不是明天就能升官發(fā)財……其實,和周公一比就可以明顯看出:弗洛伊德一點也不懂中國人。
————————————
以上內容來自長期關注閱讀與寫作的【書癡編輯】伍小仙,如果您對書籍、閱讀、書店、新媒體運營等話題感興趣,可以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書癡評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