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在百年奮斗歷程中,我們黨始終重視培養人才、團結人才、引領人才、成就人才,團結和支持各方面人才為黨和人民事業建功立業。人才是一個地區發展活力、發展潛力、發展動力的集中體現。如何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人盡其才、讓人才可持續是一個永恒課題,需要我們久久為功,持續發力。
? ? ? ?而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人才工作會議上強調:“做好新時代人才工作,必須堅持黨管人才,堅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實施新時代人才強國戰略,全方位培養、引進、用好人才,加快建設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為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提供人才支撐,為2050年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打好人才基礎。”就為我們深入實施新時代人才強國戰略、實現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提供了根本遵循。
? ? ? ?一是筑巢引鳳,做好各方保障。堅持黨管人才,加強黨對人才工作的全面領導。國家發展靠人才,民族振興靠人才。人才是創新的第一資源,也是我國實現民族振興、贏得國際競爭主動的戰略資源。國家同意各大城市競相出臺相關吸引人才政策,體現了各地對于人才“第一資源”的高度重視。從情感、制度、待遇等全方面發力,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從優化人才服務水平,推行“既暖心、又貼心、還誠心”的人才服務舉措。對特殊領域高等人才進行“量身定制”政策,深化人才領域政務服務改革,解決人才家屬就業、子女入學就醫等民生問題,為人才提供良好的生活、發展、干事創業的環境。
? ? ? ? 二是搭臺唱戲,搭建施才舞臺。優越的吸引人才政策定能吸引各方人才,人才進駐需要有配套的施才舞臺。這不僅是對人才的尊重,也是促進地方經濟發展的關鍵。要抓住歷史機遇、乘勢而上,全方位培養、引進、用好人才,加快建設各領域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還要構建有利于人才發揮作用的干事創業平臺,適應新形勢,培育新就業業態,給予資金、實驗場地等支持,讓人才充分顯示才能。切忌盲目引進,引進要有針對性、計劃性,這樣才能有效釋放人才活力,
? ? ? ?三是厚植沃土,打造育才家園。做好新時代人才工作,必須堅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提供人才支撐。地區發展如果只靠大量從外引進人才,是遠遠不能滿足本地區發展需求的。必須做好“四個面向”,既要輸血也要造血。針對本土人才培育,可以降低育人成本。培育本土人才可以通過摸清本土人才基礎、分布和發展規律,巧用高校、行業協會等資源,建立健全本土人才聯動培養機制,形成優勢互補、資源共享、銜接通暢、成果聯創的人才培養新格局。
做好新時代人才工作,意義深遠、責任重大。作為新時代青年,我們要主動將自身放在發展大局中思考,胸懷“國之大者”,踔厲奮發、篤行不待,爭當有理想、有文化、有能力,敢于拒絕“擺爛”“躺平”人才,為加快建設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貢獻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