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常說,男孩要窮養,女孩要富養。但是我覺得不管是窮養還是富養,最重要的是要有教養。現在缺乏教養的孩子真的不少。
有一次親戚家兒子過一周歲,來了不少小孩。已經開始上菜了,還有兩個六七歲的孩子,一會兒到處亂跑追逐打鬧,一會兒拿著碗筷敲敲打打弄出很大的噪音。其中一個孩子將菜湯撞潑到別的客人身上,事后還大笑著說好玩。客人這時很生氣,孩子的媽媽不僅沒有歉意反而埋怨道:“一會兒洗洗不就行了么,小孩子不懂事,這么大個人,怎么還跟孩子一般見識。”
吃飯的時候,看到一個七八歲的小男孩,菜剛上來就把好吃的轉到自己面前,而且夾了很多都放在自己的碗里,他的媽媽在一旁看到剛上的菜就轉到兒子面前,不停往孩子碗里夾菜,催促著孩子快吃,好像幾百年沒吃過飯似的。結果大家都吃完了,他們還坐在那,碗里堆的滿滿的。
還有一個四五歲小女孩,她爸媽帶來的晚了些,酒店的兒童座椅已經沒有了,可是她看到別的小孩都有兒童座椅,哭著鬧著要爸媽給她找,找不到就不吃飯,最后鬧得她爸媽很尷尬,連飯都沒吃就走了。
一場飯局,看到了幾個孩子都有一個的共同點:以自我為中心,讓別人不舒服,讓人覺得沒有教養。
一般沒教養的孩子還有其他的共同點:把粗暴當作勇敢、愚昧當作學識、可笑當作幽默,口無遮攔當作隨性直爽。更不可思議的是他們的父母也是這么認為的。
看著這些孩子,真是為他們的未來擔憂,不尊重他人,不尊重規則、沒教養、再聰明也會被被人嫌棄,被社會淘汰。
關于教養,《三字經》中早有提及"養不教,父之過 "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是原件,孩子是復印件,言教身傳重要性不言而喻。我也想大聲的呼吁孩子的父母:請從小事做起,把教養帶給孩子!
1.見到人一定要打招呼,微笑著問好。
2.有了好吃的好玩的,要一起分享。
3. 不說謊話,說話要說到做到,不失信于人。
4. 不隨便用或拿別人的東西,要拿別人東西之前,一定要獲得對方的同意。
5.別人說話時候,要認真聽,不要打斷。
6.得到別人的幫助要真誠的說“謝謝”。
7.在圖書館等需要保持安靜的公共場合,不要大聲吵鬧。
8.吃飯時不隨意轉盤,不翻菜,不要夾光自己喜歡的菜,吃飯的時候最好不說話,如果要說也不要大聲。
9.不交抱雙臂或翹二郎腿,小孩子在公共場合也應該有一個文明美觀的坐姿。
10.不說臟話,文明用語。
其實,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有文明有禮貌,都是孩子教養好的表現。要給孩子好的教養,先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尊重他人,尊重規則,有責任感有擔當。
任何父母都不可能一輩子伴隨在孩子身邊,唯有教養會伴隨著孩子的一生,所以給孩子最好的教育是教養。有一天孩子走上社會,能得到別人的尊重和幫助,贏得別人的關注和喜愛,受人歡迎,他的人生才能走的更高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