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分析,是做產品中最重要的一個環節,只有知道我們要做什么,才可以有后面的怎么做。最近看了幕后產品中的需求分析方法論,對自己之前的理解做出了一定的歸納和總結,也帶來了一些新的思考,在這里也算是作為一個思考筆記作為記錄。
需求一定是有服務對象的
講方法論前,我們先來思考一下,我們為什么要做或者滿足一個需求?
一個需求的提出,背后一定會有他的原因,可能是為了商業目的,可能是戰略目的,也可能是只是為了一個用戶體驗點,無論怎樣,需求都是有一定的服務對象的,也就是有目的性的。如果我們做一個需求,我們沒能了解做他的目的是什么,服務對象是什么,那么我們做出來的滿足這個需求的功能,可能會南轅北轍,并不能很好的服務我們的目的;我們牢牢的圍繞我們要實現的目的,做出來的功能才能更好的服務我們的對象;
需求的組織管理
作為產品經理,需求的來源很多,有老板的有市場調研的有用戶反饋的,在我們的需求池里面不斷的積累不同的需求,而且很多需求的目的,或者服務對象其實是一樣的,需要一個功能就可以實現,比如運營的同學提出,要一個用戶分層功能,我們能針對性的對不同類型的用戶進行不同的運營策略,然后我們產品中也需要對用戶進行個性化推薦的功能來分發內容,其實這里面有著一個共同的需求,就是建立用戶的畫像,達到對不同用戶類型的區分的目的。我們把這兩個需求歸納一起,可用同一套系統來滿足。
如何組織管理我們的需求,達到歸納歸并呢?我覺得幕后產品里面說的方法論很好。根據用戶使用產品的環節來分類。
我這里以社交產品來做例子說明一下,陌生人社交產品中,我們可以大概的分為,發現、建立關系、關系維護幾個關鍵的階段;
發現階段:陌生人社交中,發現關系是很重要的一個環節,如何讓兩個陌生人產生關聯?陌陌通過地理位置,探探通過顏值,聲音社交通過聲音,內容社交通過內容,soul通過匹配用戶的關聯性。不管通過什么手段,我們如果有能提升用戶發現對方并產生關系的,我們都把需求歸納到這里。
建立關系:發現關系和建立關系這兩個過程之間是很短暫的,我們發現了對方,通過顏值什么的判斷要不要和對方產生關系。所以,有效提升建立關系的需求,比如個人頁的展示、照片聲音的上傳等都屬于該類需求中;
關系的維護:關系的維護是一個比較漫長的的過程,包括產生關系后的所有動作,有聊天、有沉默關系的喚起有其他的一些交互方式等等;
通過上面簡單的例子,我們可以大概知道,我們需求所要服務的對象是什么,是要促進用戶之間建立關系,還是要讓用戶建立關系后持久的維持關系?
但是,簡單的通過上面的區分,我們會發現,很多需求是沒有地方放的,我們還要使用一些其他的方法來區分,比如我們可以加一個維度,商業需求、用戶體驗需求、風控需求等來給這些需求打上標簽,這樣我們在需求的組織管理上,更容易區分和篩選我們要的需求,而且這些標簽,也可以是我們的目的,讓我們更好的知道,這個需求是為什么服務的。
需求的組織管理,是一個很多同學都遇到的問題,面對各方面不斷堆積的需求,我們如果不能很好的管理,做產品只是簡單的堆積功能,對于產品只會越做越臃腫。
我是西門胖子,一個4年產品經理,歡迎騷擾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