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會說,自己的情緒很容易失控,好像一不小心就會被點爆,那我們究竟為什么會失控呢?
我記得結婚四五年后,我的情緒出現了極不穩定的情況,這種狀態維持了有幾年時間,那時候真的就是一點小事都會讓我生氣,尤其是對著老公。
我老公那時很貪玩,釣魚釣上癮了,一到周末就不見人,有時候還會出海通宵才回來,回來就是睡一天,我特別生氣,根本控制不了自己的脾氣,總是跟老公吵,或者就是冷戰,那段時間家里氣氛真的很差,老公的這種玩連婆婆都有了意見,也說了他很多次,始終不見效。
我最生氣的時候想到離婚,我甚至連退路都想好了,也跟老公談過,他向我道歉,表示不會再這么玩法,但一轉眼又犯,我真的是氣到不知道說什么了。
那個時候我學過一些家庭教育,知道要反省,但我不得其法,并沒有做得很好,只是表面的容忍和遷讓,實際上我還是一肚子氣,說不定哪天碰到什么事觸到了我的某個心結,我照樣還是會爆發,并沒有真正解決問題,心里感覺到很難受。
后來老公又有一次釣魚,出海通宵,回來后為了彌補對我們的愧疚,他還沒來得及休息中午就帶我們去吃飯,因為我喜歡吃辣的,他也陪著我吃,然后晚上他又有飯局,喝了一點酒,當天晚上他感到肚子很不舒服,結果第二天起床突然吐血,送到醫院后才知道是胃出血。
他是累的,而且還吃辣喝酒,全碰到一起,所以急性胃出血,真的嚇壞我們了,老公在醫院住了一個星期,回家休養了大半個月。
我心疼得不行,老公這回也知道錯了,就這樣戒掉了釣魚,后來連魚桿都不再碰,我還開心了很久,直到后來學了心理學,并學會了用冰山圖來找到問題的真正原因,并挖掘自己最深的心理需求,這時候我才慢慢明白當時我也做錯了。
其實這些跟我成長的經歷有很大的關系,我爸爸是一個高壓政策的家長,對我們姐妹倆絕對控制相當嚴格,所以我對這種控制特別害怕,也特別反感,而偏偏我的婆婆就是一個喜歡控制并指揮別人的人,除了管不了天,管不了地,她是什么都要管,尤其是廚房里上下所有的事,真的管到人神共憤的地步。
比如廚房里四五塊抹布和刷子有不同的分工,不能搞錯,洗菜的時候要洗多少遍才能干凈,煮湯的時候先放什么后放什么,甚至連洗米也有嚴格的要求,我有幾次受不了就直接走人,讓婆婆自己弄就行了。
因為從小到大我的爸爸對我的高壓政策,讓我對這種管制有了本能的反抗,強勢的婆婆一直跟我生活在一起,我就對婆婆這種管法特別抵觸,而且她因為是家里的老大,婆家的大媳婦,加上我家公去世早,她就習慣了擁有絕對的話事權,什么事都要指揮一通,這讓我無法忍受。
而我老公是調和我與婆婆關系的橋梁,我平時上班還可以躲著點,一旦到了周末,如果老公在家還好,老公會幫著我,可偏偏自從他迷上了釣魚,一到周末就不見人影,我們婆媳之間的矛盾就突顯出來,我又不喜歡吵架,一般婆婆要管,我本能的反抗行為是逃避。
可是逃避不是辦法,我感覺自己快要窒息了,于是我開始失控,老公被家里的氣氛搞怕,他用釣魚來麻痹自己,逃避現實,婆婆氣不過,更加來管我,我就更生氣,這就是典型的惡性循環,直至老公胃出血,這件事才終止。
這就是我的“情緒按鈕”,情緒按鈕就是一個人心理上的敏感點(敏感區域),也就是我在學習心理學時老師提到的心結,只有打開這個心結,我才能過得了這關。
后來我就是通過冰山圖打開了一個又一個心結,找到了這些“情緒按鈕”,并療愈來慢慢學會了情緒管理。
所以當我們容易情緒失控時,一定要找到自己的“情緒按鈕”,否則事態會越來越嚴重,一旦到了無法控制的地步,就會發生令人崩潰的事情。
后來我學了心理學,也用到生活中來,發現自己比較容易看到問題的本質,也不太容易被事情所影響,我可以真正接納所發生的一切,包容性強,且能體諒和理解當下的一切,所以變得越來越平和和淡定,不再急躁和焦慮。
能管理好自己的情緒,我們就可以變得優雅;能控制好自己的心態,我們就離成功更進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