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11月份有幸參加市里的觀摩課比賽,真的沒想到會讓我去參加。那還是因為5月份參加省里的心理健康優質課錄播課,我跟學校的另一位老師都交了這個課,沒想到市里會選中我的課進行高中的市無生微型觀摩課。
自從知道要去參加,從又興奮又不知所措,懷疑是不是自己聽錯了,到開始選課題磨課,過程也是比較難熬。
周六日兩天在家也僅僅是確定了一個課題,是上半年講過的一節公開課,本以為從星期一開始會是時間比較充裕的,可是我低估了去市里講課的難度。周一將教案和課件做出來后,周二上午用學生講了一遍,整場時間把控是可以了,但是因為沒提前試課件,導致亂碼,講課流程受影響,整體來說:一塌糊涂。被主任說的需要全部推翻再來,這在我心理預期之內,所以下午我就開始調整,但調整過后效果仍不是很理想。中午聽取了一位大學同學的建議,她還給我提供了重新拍攝開頭心理劇的想法和演員,晚上就去他們學校進行了拍攝,效果特別好,感謝她和她的學生!周三開始磨課,主任問,你對課程的整個邏輯設置明白嗎?為什么要這樣設計?你只是在走流程,并不是在講課。沒有學生、15分鐘,你的重點能講清楚嗎?說話啰里啰唆,上課隨意性太強,要狠改,改到標準化流程,不是你想怎么樣,你認為怎么樣,而是要你講清楚知識點,讓學生和評委聽明白。機會這么難得,要珍惜!我知道,所以把領導說的點一個一個改,跟主任把每個環節一個一個分析試講,其中邏輯一個一個讀透。中間不斷懷疑自己是不是真的不行,是不是講課很爛,但想著不能給學校丟人,甚至不能給縣里丟人,因為這是我們縣第一次去市里參加類似的比賽,一邊懷疑一邊努力。最終周三下午出來了成稿,一遍遍聯系,一遍遍修改細節。周四錄下來跟老師開始扣細節,明顯還是不熟悉,自己也覺得一些環節說的不是太好,只能多練了。下午開始再一遍一遍改,一遍一遍練,我在糾結晚上的值班還要不要去,怕耽誤事情,但想想,自己不能因為這些讓正常工作停滯,我還是堅持去心理健康中心去值班,沒想到有個女孩哭著來了,當晚又做了一個咨詢。認識到時間的緊迫,在值班任務完成后,繼續一遍一遍過流程,改課件。周五終于到了,下午三點要去講課。我上午想著再練幾遍,板書也要設計,自己就在錄播教室,對著PPT一遍一遍講,主任也根據我的教案,提出幾個教學目標上的細節(我真的不太會寫教學目標),并且親自示范了一遍應該怎么講,也給我加油打氣,相信自己就會放輕松。到11:30,終于所有的東西準備完畢,開車回家,然后去講課。
15分鐘,很快就結束了,整體還不錯,沒超時。其他兩位是一個小學,一個初中,真的是高手, 學習了不同的風格。初中老師給我的反饋是,語速適中,整體不錯。沒得到評委們的反饋。自己感覺在其中幾個環節還是著急了,按教學設計來說,任務是完成了。但總感覺不完美,講述內容過多,活動相對來說偏少。我將現場視頻發給一個朋友后,朋友說:環節很完整,也很流暢。但為什么解決沖突的五步法是直給學生的?我當時的回答是:先告訴他們具體怎么做,然后自己理解后在生活中就可以嘗試用了。其實我內心也在糾結這個點:是不是所有的內容都要讓學生自己生成?哪一種會更好?等等問題。我想著如果我再講,會不會有大的改動?會不會更好?
整個課程設計中,最大的亮點應該是用翻轉心理劇來解決學生們體驗換位思考后的結果(再次感謝演員和朋友)。高中生的心理課應該有更多的自我思考,活動體驗不能太淺,重新根據《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和高中生心理活動特點要求設計以后的課程很重要,不能只是瞎熱鬧而無思考,又不能像講課,知識點過多,怎么把握好這個度,確實需要好好琢磨。讓學生有所收獲,讓我們也跟學生一起成長。上好一節心理課,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