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文:撒下11章
由于經文較多,在此不再列出。我先對經文內容做一個簡要概述。這段經文是我們比較熟悉的,主要講到了大衛強娶拔士巴,并設計謀害她的丈夫烏利亞的事。大衛在房頂偶然看到拔士巴在沐浴,于是便派人接她來,與她同房。隨后,大衛又將她丈夫從戰場上召回來,想讓他回家和拔士巴同房,以遮掩自己的罪,但烏利亞執意不肯。見此情景,大衛便下狠心要謀害烏利亞。最終烏利亞在大衛與約押兩人的聯手下死在了戰場上。
或許我們很難想象這是上帝所喜悅的仆人——大衛所做的事,也很難將他此時的生活狀態和之前躲避掃羅追殺時的信仰狀況聯系起來。曾經那樣敬虔的大衛王為何會犯這樣的罪呢?我們可以學到哪些教訓呢?
1、大衛處境安逸,在屬靈的事上放松懈怠。
孟子曾說,生于憂患死于安樂。這句話在大衛身上是最好的證明。當他在曠野放羊時,當他出去打仗時,當他躲避掃羅追殺時,總是專心依靠并親近祂。但此時他坐上了王位,再沒有人能追殺他,即使有戰爭也不需要自己親自領兵。于是乎,他睡到太陽平西,并在看到女人沐浴時沒有轉身離開,逃避試探。
大衛此時的平穩安靖不是他犯罪的緣由,這是父所賜的恩典,但他沒有因此感恩并時常鞭策自己。行百里者半九十,在成功之后是最危險的時刻,也是最需要謹慎自己的時刻。
2、大衛明知故犯,并越陷越深。
罪就像大壩之決堤,一發不可收拾。除非做好預防工作,否則在過程中很難全身而退。從大衛看見拔士巴洗澡卻沒有轉身離開開始,他就陷入了試探中。隨之而來的是淫亂,并想要遮掩罪惡。如同始祖亞當犯罪后用無花果葉遮蓋身體一樣,大衛也是用人的聰明和辦法來遮掩罪惡,并最終發展成以更大的罪惡來遮掩罪惡,這種方式不是來自shen的。他應該到父面前認罪悔改,但罪惡蒙蔽了他靈性的眼睛。
3、大衛與約瑟的對比
請注意,大衛與有夫之婦拔士巴發生不正當關系時是尊貴的國王,是他主動將拔士巴接到自己的王宮中,這個試探是他自己跳進去的,而非試探找上他。約瑟則完全不同,相比之下約瑟遇到的試探更大。一是他作為波提乏的管家,身份卑微;一是主母主動投懷送抱。(當然,大衛面對的試探也不小,人在高位時很容易任意妄為,因為外界對他的限制幾乎沒有了。這也是為什么我們常說要慎獨,一個人沒有外界的監管更容易暴露自己的本性。)
他們遇到同樣的試探,結果卻完全不同。大衛陷入了試探,而約瑟成功地躲避了試探。當我們遇到類似的試探時,一定要像約瑟一樣,急忙逃避,不能自以為可以勝過試探而麻痹大意。(參林前10:12)
4、世上沒有一個義人
大衛犯罪的事情再次證明,世界上沒有一個義人,沒有一個完全人,一個也沒有。即便是父所使用的仆人或先知,他們的行為也未必完全符合父的心意。
5、父是公義的
即使是父所揀選所喜悅的仆人大衛犯罪,父也沒有輕饒。我們今天作為基督徒,也不能恃寵而驕,不能仗著父的慈愛與恩典而任意妄為。祂對我們的愛絕不是父母對孩子的溺愛,祂的公義總是與慈愛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