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戲劇日的那天,綜藝《戲劇新生活》也正式落下了帷幕。
短短幾個月的時間,他們八位戲劇人做了一場又一場瑰麗的夢,而屏幕之下的自己也好像做了一場絢爛的夢。
如今曲終了,人散場。
夢似乎也該醒了,一切慢慢回歸現實。
可是對于他們,對于節目,對于演過的那些劇集,自己還有好多好多想要訴說。
既然如此,不如就讓時間回到初見的那刻。
一切,最好重新來過。
或許我們都是小蘭,也曾想過看看大海
“你是一只雞啊。”
“母雞的職責就是下蛋。”
爸爸媽媽這么說,身邊的同伴這么說,祖先也這么說。
按部就班地生活,似乎成了既定的人生軌跡。
可我真的好想看一看大海啊。
聽說那里有貝殼,有水母,有電視機,有數不清的冰激凌。
走啊,走啊,不知疲倦地走了好久。
終于,見到了心心念念的大海。
我是一只小雞。
一只夢想見到大海的小雞。
一只最后得以如愿的小雞。
愿所有人的大海還在。
愿還有小蘭想要追逐。
我愛你,很愛很愛
冰冷的玻璃,你在那頭,我在這頭。
隔絕了距離,但卻阻擋不了爸爸對女兒的愛。
聽她叨叨,幫她做題,替她出謀劃策,那便是父親黑白日子里最為明亮的幸福時刻。
該怎么訴說我很愛你?
有些時候,不需要多么華麗的辭藻。
質樸簡單之中,反而更能彰顯厚重的情感。
倘若早知道那是見面的最后幾分鐘,父親還是會給女兒計算那道雞兔同籠的數學題。
如此,就好。
善與惡,皆在一念
你看,水里的那個倒影好丑陋啊。
眼神凌厲,面目可憎,讓人討厭。
可是再仔細一看,那不就是自己個嗎?
曾經天真地以為臟的只是倒影,可是不知不覺間,自己竟也變得面目全非。
一次,兩次,深陷欲望的漩渦,難以逃脫。
惡意越積攢越多,愛意漸漸消弭。
如果給你一次重新來過的機會,你又會選擇怎樣的人生呢?
噓,不要說話,自己知曉便好。
孤獨和死亡,到底哪個更加悲傷
你經歷過絕望嗎?
臥床多年,生活不能自理,好不容易可以接收來自外界的聲音,聽到的卻是數不清的“您撥打的電話已關機”。
以及媽媽在病床上說的那句:
你為什么還不死呢?
多少個日日夜夜,陪伴他的只有那個破敗不堪的機器人。
那個叫做巴西的,一門心思只為照顧他的機器人。
那個寧愿殺死自己,也不愿聽從指令殺掉他的機器人。
那個想讓男孩感知世界的美好,等天明,聽鳥鳴的機器人。
你看,天亮了。
陽光,真好啊。
歡迎來到人的世界
是誰說,人一定就比動物高貴?
是誰決定,人就應該凌駕于一切生物之上?
突然萌生的光怪陸離,一廂情愿地為了你好。
但卻忘了,一切的一切,似乎從來沒有問過你的意見。
努力地適應,拼命地擠進人的世界。
那然后呢?
便是數不盡的丑惡與黑暗。
原來,這就是所謂的人類世界。
“你不成人了嗎?”
“我從來沒有讓你把我變成過人。”
我只是想要一座劇院
我的愿望很小,只是想要一座劇院。
我的愿望也很大,實現起來似乎困難重重。
經歷了一系列挫敗之后,我情緒沒有那么高漲了,但心里的那團火依舊灼熱。
直到聽見有人愿意為劇場解決設備等問題,我又開始重燃起希望。
我甚者都能想象觀眾們滿懷期待走進劇院的模樣。
出來時,或感傷,或微笑,或回味剛才臺上的表演,或開始重新思索人生的有些難解問題。
時間一天天過去,我夢中的劇院始終都是一片空白。
只是多了很多西餐廳、咖啡館……甚者衍生出了一整條商業街。
人們來來往往,高興而來,開心而回。
漸漸地,劇院的存在與否好像也沒有那么重要了。
再后來,人們便把這件事情徹底遺忘了。
只有一個人記得,可他也快要挺不住了。
為了生活,他選擇暫時塵封夢想,過上了朝九晚五的日子。
一天,兩天,一年,兩年,好多好多年過去了。
終于在他80歲的時候,擁有了一座屬于自己的劇院。
他笑了,笑著笑著卻哭了。
長大了也可以有翅膀,有屬于自己的小小星球
小時候,我們一門心思想要快點長大。
可真的等到長大了,才越發貪戀起孩童時代的點點滴滴。
那時候的快樂很簡單。
有緊握在手中,不愿舍棄的閃閃。
有兇狠無比唯獨害怕棒棒糖的大飛龍。
有神神叨叨叨但依舊仗義有趣的老法師。
有關于23號星球的一切。
可是當命運不斷裹挾著我們向前、成長,看起來得到了很多,殊不知卻丟掉了最為珍貴的童心和稚氣。
直到有天做了爸爸,望著嬰兒車里的小孩,恍惚之間好像又回到了那方只屬于自己的小小宇宙。
多幸運,他們都在。
多好,自己還能記起,未曾忘記。
真心感謝這個節目,讓我認識了這么多優秀的戲劇人。
灰頭土臉的哥哥終將成為過去,他們的未來必將一片光明。
從頭追到最后,發自肺腑地喜歡他們每一個人。
喜歡每次上臺都緊張的要命,到了臺上耀眼發光的天生戲劇人—劉添祺。
喜歡既會搞歐丁又會彈大腰子的小胖丁—丁一騰。
喜歡溫柔細膩,又多才多藝的4妹妹—趙曉蘇。
喜歡看起來欠欠的,其實真不賴的常任理事—吳彼。
喜歡話不算多,堅信萬物皆偶的烏鎮魯班—劉曉邑。
喜歡呼嚕聲震耳欲聾,但把大家的伙食安排的妥妥的修媽媽—修睿。
喜歡喝了二兩小酒,戲癮說來就來的一代目社長—劉曉曄。
喜歡辦事靠譜,做戲認真的賣票小能手—吳昊宸。
黃磊老師在節目開始就提出了一個問題:戲劇到底能不能賺錢?
節目播到最后,答案似乎沒有那么重要了。
那戲劇需要破圈嗎?
套用黃磊老師的話來說:不要什么都破圈了,大家在自己的圈里挺好。
但擴圈是好的,也是必要的。
如此他們的生活境況會好一點,少一些賣唱吆喝的狼狽,多一些致力于自己專業的從容。
更多的人走進劇場,暫時遠離俗世,就那么靜靜地感知劇中人的悲喜苦樂。
臺上的他們置身戲劇的宇宙,臺下的我們沐浴戲劇的光芒,如此最好。
最后的最后,是對他們八個的美好祝福。
希望戲劇之神永遠保佑他們。
希望他們繼續追逐心中的大海。
希望他們時刻記得夢里那個廣袤且蔚藍的23號星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