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1日,我正式開始了互聯網的工作,也意味著真正成為了“社畜”和“打工人”。
今天,2021年7月1日,是互聯網工作一周年的日子。如果按字節內部流傳甚廣的“字節一年,人間三年”來說,我度過了三年。
“字節一年,人間三年”的說法,是入職初期,一個在字節呆了近三年的同學說的,她還說:不知道校招生能不能撐過三個月。
后來,與我一同入職的另一個校招生離開,去了國企并備考公務員。由于還沒想到更好的選擇,我還在字節呆著,一晃眼一年過去了。
也親歷和見證著字節的變化和發展:在這一年,直播和抖音電商的興起和蒸蒸日上,商業化業務線調整,TikTok在國外面臨制裁,一鳴卸任字節CEO......
在這些變化中,我經歷了崗位的變化,由原來銷售序列的廣告優化師,轉變為運營序列的商業產品運營,是廣告優化師的一周年,也是商業產品運營的新起點。
從接觸各行各業的信息流廣告,轉向專攻服飾行業的直播業務,也陸續接觸了于文文、李若彤、王耀慶諸位明星,稍稍滿足了虛榮心——竟然能以工作人員的身份近距離接觸明星并合影。
喜歡字節,最初僅僅因為“追求極致、務實敢為、開放謙遜、坦誠清晰、始終創業”的字節范兒?,F在仍記得,確定offer那一刻的激動,以及從19年10.9第一次面試開始,直至一個月后面試流程的結束,每一個環節結束和開始的緊張心情。
一周年以后,還因為它是一個“開放、自由、上下層級淡化、不斷學習和進步”的工作平臺而喜歡著。也更深刻地感受到,一個好領導、好環境,對于個人工作成長的重要性。
曾經有人跟我說:其實,領導和被領導是一種緣分,你只是剛好在這個時間,來到這個公司,而**剛好是你的領導。
在這里,LD(領導)不會獨斷專行。他們善于發現每個同學的特點和特長,并在分配任務的時候考慮到這一點;他們也善于激發同學們的想法,讓每個人在業務推進的過程中都發揮自己的idea和執行力;他們也積極請教和學習,不以“長者自居”。
在這里,常被持續學習和不斷努力的氛圍感染著。
所在的小組,幾乎每個人桌上都會擺著幾本書,在業余時間積極充電。一起出差,也可以看到各自拿著電子設備或紙質書在飛機上閱讀。閑暇時聊聊各自最近看的書和收獲。
這幾天,同組的不少人都因為我入職一周年而感嘆。那些曾經幫助和鼓勵我的人,盡管有的已經離職,卻依然收到他們的祝福。和這群可愛的人相遇,真好。
依稀記得入職前三個月,面對客戶頻頻不斷的消息,焦慮和緊張不安的心情。即使下班了,心里的弦依然緊繃,時刻怕錯過、過遲回復消息。當時常問身邊同學的問題是:你是入職多久才做到不慌的?他說,半年。大概半年后,練就不慌。
剛入職那會兒,還因為工作和生活之間的關系而苦惱著。著實很忙,下班時間都被客戶擠占,周末出門得帶上電腦。有很長一段時間放棄了運動,計劃著要帶飯也在等待執行中,閱讀更是愈發地少。
慢慢適應工作節奏之后,習慣陸續步入正軌:跑步、閱讀、帶飯、每天記錄。如今慶幸,工作以后沒有變成討厭的自己,還朝著想成為的大方向前進著。
他們說,來字節工作的人,半年或一年后都得胖個5-10斤。昨天再次聊起這個話題,我說:我還輕了一些,雖然零食下午茶沒少吃,但是我喜歡動呀!他們說:也是,也很少人能跟你一樣了。暗自因為是“少數人”而欣喜。
如果要問,在互聯網的第一年,重點收獲是什么?
慢慢學會了讓工作、生活、愛好友好共存,是共存而不是平衡。平衡會有壓抑和犧牲,共存才是發展性視角。
主動思考比被動接受,無論是個人成長還是業務推動,更具有顯著作用。思考的前提是豐富的信息量,信息量的獲得需要持續的多方吸收和學習。信息差,才是價值“變現”的根源。
“Achieve” is better than “perfe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