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滿衣。”月華似練,夜涼如水,星夜靜讀,漫卷詩書,發現果真一本詩詞在手,可解世上千愁,近日以來工作、生活上的諸多煩憂,竟至一掃而空。掩卷之際,抬望眼,落花流水杳然去,滿目星河皆念遠,別有天地非人間:“水晶簾動微風起,滿架薔薇一院香。”如花美眷,似水華年,姹紫嫣紅開遍,季節的山川盛世,靜默地流淌于千年芳華流轉的詩詞長河里。“銀燭秋光冷畫屏 ,輕羅小扇撲流螢。”良晨美景、賞心樂事,云霞翠軒,雨絲風片,萬物的風骨輪回,細碎地散落于詩人悲喜叢生的多情眼睛里。唐詩關河,宋詞溪月,朝碧海而暮蒼梧,人生自是有情癡,世間風物論自由,山川是不卷收的文章,而日月亦在為我掌燈伴讀。
“踏遍青山人未老,風景這邊獨好。”這里有蘇東坡的云間月,有李太白的花間酒,有陶淵明的東籬菊,有王摩詰的霸陵柳。這里有“月下飛天鏡 ,云生結海樓”的浪漫;有“造化鐘神秀 ,陰陽割昏曉”的感嘆;有“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的清歡;有“行到水窮處 ,坐看云起時”的超然。“人生天地間,忽如遠行客。”在有限的生命長度里,我們只有盡力去拓展生命的寬度和深度,增蘊生命的溫度和厚度,才能悲憫深刻,達觀通透,坦然穿越人生不期而遇的風雨,奔赴下一場美麗山海。而閱讀便是最好的方式,詩詞卻是最美的途徑。“人生在世不稱意 ,明朝散發弄扁舟”,教會了我們盡興;“莫聽穿林打葉聲 ,何妨吟嘯且徐行”教會了我們從容;“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教會了我們珍惜;“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教會了我們深情。在詩詞的世界里,我們可以吸取九萬里風鵬正舉的力量,堅守蓮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潔,感受賭書消得潑茶香的溫暖,歷練也無風雨也無晴的曠達,秉持一顆冰雪初心,守護一方琉璃世界。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東方欲曉,莫道君行早,收拾好心情,乘風好去,長空萬里,直下看山河。
“惟有綠荷紅菡萏,卷舒開合任天真。”成年人的幸福,往往就在于,我們保留了多少浪漫和夢幻的部分。內卷式競爭下,快節奏生活模式里,我們把時間全都分給了工作、家庭、孩子,每天忙著斗志昂揚地升級打怪,日子充實有余,閑靜不足,久而久之,卻會發現其實自己活得并不開心,因為我們把那個詩意的自己弄丟了,在我們低頭撿拾六便士的時候,早已忘記了頭頂的那輪月亮。北大陳平原教授曾經說過:“如果你半夜醒來,發現自己已經好長時間沒讀書,而且沒有任何負罪感的時候,你就必須知道,你已經墮落了。”猛然驚醒,我們似乎真的已經很長時間沒有好好讀一本書,靜靜品一首詩了,好久都沒能再回到詩詞的琉璃世界里,體會那么慢,那么美,行云流水般的筆墨光陰了。可是當我們把自己忙到連讀書的時間都沒有了,難道真的算是奮斗和進步嗎?很多時候,也許只有腳步慢下來,我們才能聽見自己內心的聲音,才能發現世界的真諦。所以一直都不認可“壓力產生動力”這句話,因為始終覺得壓力只是一種負面情緒,會讓人焦慮、抑郁,乃至想要躲避,甚至泛濫成疾。最好的動力應該都是來自熱愛吧,熱愛可抵歲月漫長,熱愛可與日月同光。心中有愛,遠方有夢,此去星辰大海,一路繁花盛開。
“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曾經很長時間,我都覺得李白是每個人年少時的夢,出身富商,后被唐玄宗賜金放還,一路引吭高歌,遍游山河,最后以一種極其浪漫的方式歸去,幾近羽化而登仙。而人到中年,就一定會發現杜甫才是我們的朋友,弱冠之年登泰山,也曾有“會當臨絕頂,一覽眾山小。”的胸懷,歷經歲月滄桑之后“艱難苦恨繁霜鬢 ,潦倒新停濁酒杯。”卻又道盡了多少生活的無奈與心酸,和那個普通的我們,平凡的一生多像啊。但后來閱歷多了之后就會發現,其實他們本質上是一樣的人,所以才會互相引為知己吧。李白雖然鮮衣怒馬,仗劍天涯,明艷飛揚了一生,卻也懷才不遇,壯志未酬,苦悶彷徨了一生。反觀杜甫,實系名門之后,書香子弟,心系天下,憂國憂民了一生,卻又窮困潦倒,顛沛流離了一生。但是不管人生的際遇如何,他們那顆冰清玉潔的心靈,卻從不曾被塵世沾染半分污垢,不阿諛,不諂媚,對天地山河赤子情懷,人生底色一片清明。所以后來的我們,在讀到他們那些哪怕是描寫愁苦,表達悲嘆的詩:“抽刀斷水水更流 ,舉杯銷愁愁更愁。”“無邊落木蕭蕭下 ,不盡長江滾滾來。”都不會感到任何壓抑,而會有一種酣暢淋漓的解放之感。
“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靈魂萬里挑一。”如果做一個問卷,古今中外文化名人列一個排行榜的話,蘇東坡極大可能會斷層式霸榜。用他自己的話說:“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院乞兒,眼見得天下沒有一個不好的人。”北宋的文壇可謂群星薈萃,但在這滿天繁星中,蘇東坡卻成了月亮一般的存在。他是如此的仙風道骨,又是如此的接地氣。集大漠風沙的開闊與水墨江南的溫柔于一身。他本少年風儀,一考成名,榜眼及第,宋仁宗甚至把他作為太平宰相的人才儲備。可誰知,此后的仕途,卻在上司打壓,同僚誣陷,朋友背叛中,從上京汴梁一路貶謫到海南蠻荒。但神奇的是在這一路的艱難困苦中,他卻一路生花:初到黃州,衣食無著,居無定所,他帶領全家拓荒種地,于東邊半坡建房,恰逢大雪,遂名“東坡雪堂”。從此浴火重生,那個少年天才的蘇子瞻留在了汴京的街談巷議里,蘇東坡橫空出世。于是有了前后《赤壁賦》,有了“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后來到了惠州,他希望無災無難到公卿的幼子和深愛的知己愛人朝云,因當地的惡劣的環境相繼離世,從他當時的文章來看,悲傷幾乎都能溢出紙面了。可傷痛之后他卻還能說一句:“試問嶺南應不好,此心安處是吾鄉。”順便還給當地的美食做了一個廣告:“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乃至后來到了儋州,只能孤身棲于樹林里,卻還想盡辦法開辦了書院,送出了海南歷史上第一個舉人。典型的“世界吻我以痛,我卻報之以歌。”除去那些文學藝術上的璀璨文辭,除去那些詩酒趁年華的豁達情懷,還有他留給這個世界的深情。和弟弟蘇轍之間感人肺腑的手足情誼:“與君世世為兄弟,更結前生未了因。”悼念原配妻子王弗,植松三萬,留下千古第一悼亡詞《江城子》:“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追憶萬里相隨的愛人朝云,封讀《蝶戀花》,親筑“六如亭”并手書楹聯:“不合時宜,惟有朝云能識我;獨彈古調,每逢暮雨倍思卿。”這是怎樣的一顆金子般的冰雪初心啊?他到底是如何把那些人生中不要命的苦,釀造成如月光一般清冽而又甘醇的美酒的。生在深淵,仰望星空,萬古深情,永世不朽,為后世留下了三千多首詩詞,四千八百多篇文章,大量堪稱經典的書畫作品,甚至還有上百種的美食。
都說“世間好物不堅牢,彩云易散琉璃脆。”但是每每在我讀這些文學作品的時候,誦這些美麗詩詞的時候,我都會在心底跟那些作者輕輕地說一聲:“謝謝!”謝謝你們用文字留存記憶,用生命續寫華章,為我們織就了一片至純至美的文學世界。讓我們的千年文脈綿延不斷,讓詩詞的琉璃世界五彩斑斕。讓我們在現實生活中所有的苦難和滄桑,在這片文字的天地里得到了治愈和補償。謝謝你們讓空山新翠,讓春風深醉,讓江河奔雷,讓萬里江山如畫,讓千年芳華錦繡。“喚起一天明月,照我滿懷冰雪。”這是詩人的榮光,也是文化的輝煌,走過了春華秋實,聽過了云動風吹,可否再邀山河故人共舉杯,敬這傾世浪漫與溫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