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主要講述美國國際收支賬戶再次不平衡,出現巨量逆差,美元巨量流向國外,我首先思考的是這種現象產生的原因。然后繼續講述美國要求美元兌黃金貶值10%,歐洲國家貨幣對黃金保持不變,日元對黃金升值10%,如此美元兌日元有效升值20%。
期間通過談判幾乎達成了,或者沒有達成,這段我看的很困幾乎要睡著放棄今晚的筆記了~
但重點不在這里,重點在我思考了兩個問題:
第一,匯率經常性的變動會引起投資的短期資金流動,這會造成什么危害我還沒想明白。但細想一下,如果有投資資金必定有盈利,由于這是一個零和游戲那么必定有人受損失,美國人討厭這個現象那么美國人肯定受損了。
第二,歐洲想在內部高固定匯率制度,即各個國家的貨幣都盯住歐洲的強勢貨幣,也就是馬克。因為穩定的幣值可以減少貿易摩擦,或許可以降低歐洲內部的交易成本。試想一下,歐洲所有的貨幣都固定和馬克有一個匯率,那么就相當于全歐洲都流通馬克,這個時候其他國家的貨幣政策靈活性較低只能唯馬克馬首是瞻。實質上這就是全歐洲的歐元,這樣的政策目前已經可以看到弊端了。中不溜的工業國由于競爭不過馬克對德國產生巨量逆差,工業都潰敗了,而本幣由于采用歐元不能對德國的歐元幣值,造成產業沒有競爭力。這個問題實質可以再放回到當時的全世界去看,如果全世界都對美元固定匯率,那就相當于全世界流通的是美元,但可能美國的產業競爭力并不像德國那樣有競爭優勢,導致美國反而出現逆差(當然這也可能不是通過貿易而是通過資本從美國流出的)。
補充一點,本幣需要升值,說明出口的東西相對外國是賣便宜了,那么針對外國就造成了不平等的競爭,外國就會希望你提高價格。這就跟兩家經營同類產品的競爭對手一樣,你實力強就可以降低價格去搶占競爭對手的市場,競爭對手當然要你提高價格,因為你買的東西就應該更貴才對應其內在的價值,這樣市場才能差異化給每個檔次的國家都留有發展空間。才是一個良性的競爭市場,否則都是大價格戰,搶生意。
補充一個問題:我們需要國際貿易但我們不需要國際賬戶收支不平衡,仔細原因是什么?我們要做生意但又不需要掙別國的太多錢,其實我們需要的是國際分工,這樣大家的效用才最大,滿足了效用就行了,而多出來的順差實際上是滿足效用的一章支票,意味著未來的帶滿足效用,實際就是超出了現在的需求了,就是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