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發 2020-02-04
立春一過,實際上城市里還沒啥春天的跡象,但是風真的就不一樣了,風好像在一夜間就變得溫潤潮濕起來了。這樣的風一吹過來,我就可想哭了。我知道我是自己被自己給感動了。
立春必刷王彩玲,這是很多文藝女中年的一個保留節目了。
2008年的年底,我上高三。正忙著應付自主招生的當兒,我媽拉著我,坐在她租來陪讀的房子里,陪她看了一部電影,就是《立春》。
到今天我都沒整明白,我媽是跟我有仇還是咋的,在我還那么年輕的時候,就要給我當頭一棒:你看,人生是艱難的,現實是殘忍的,很多人都是懷才不遇的。
以我淺薄的閱歷,我也很容易就把自己代入了王彩玲,動不動就背臺詞。
感覺自己牛逼壞了,誰都看不上:
我去北京了,中央歌劇院正調我啦,他們請我去看《托斯卡》。
碰上知音了,顧影自憐:
我一貧如洗,又不好看,老天爺就給了我一副好嗓子,除了這,我是個廢物。……我一定能唱到巴黎歌劇院去。
對喜歡的人,掏心挖肺,欲擒故縱:
我還是個處女呢。我不想在這個城市發生愛情。
被喜歡的人拒絕了,看破了還非要說破:
你是因為我丑才把我當哥們的吧?我覺得我不丑,我就是有點古怪。
被不喜歡的人表白了,又牛逼壞了:
我是寧吃鮮桃一口,也不要爛杏一筐。
一句話不對付,直接撕破臉:
你能把我當朋友,是因為我比你更不幸。我沒你好看,沒你年輕,又沒有家庭,有我這種人在你身邊墊底,你會安慰的,對吧?不管是誰,她不幸的時候就會跟我同病相憐,我要是比你幸福,你還會跟我說啦?
等等等等。
現在再看《立春》,我好像忽然就回過味來了。
王彩玲就像是每一個小地方出身的“一貧如洗,又不好看”偏偏又有點小才華的那種普通人的影子。
因為“一貧如洗,又不好看”,所以有了一點小才華就當成救命稻草,就指著那點小才華一路順風,走上人生巔峰。
因為有了一點小才華,關鍵是周圍大多數人都沒有,所以覺得自己和別人不一樣,就覺得自己不是普通人,自己是“六指”。
因為是小地方出身,沒有什么像樣的對手,所以就盲目自信,愈挫愈勇,壓根就意識不到自己也只是一個普通人。
回過味來了嗎?
閃閃發光的普通人,歸根結底還是普通人。被普通出身所限定的認知邊界,很多人終其一生都沒能跨越,甚至都意識不到。
就好像王彩玲。北京的那個老師說了:不招人,行業不景氣,自己的人都排不上戲。她還是要往里擠,非要唱給人家聽。為什么?
因為這真的超出她的認知范圍了。她哪知道什么行業不行業的,她就知道一個中央歌劇院,一個巴黎歌劇院,不是天天都有人在那唱嗎,“燈光閃耀,掌聲雷動”,怎么能不景氣呢?
人啊,人。不怕沒才華,就怕沒眼光,窮極一生就為了登上一艘破船,一手好牌打得稀巴爛。要在一個下行的大環境里,逆勢上揚,那得是萬里挑一的人呢。
王彩玲當然不是萬里挑一。王彩玲是一張嘴,專業的老師就“知道你的水平了”。但她就是不相信,不甘心,還是要跪在地上唱:上帝啊,為何對我這樣殘酷無情?
認知,很重要。先有自知之明,再想辦法拓寬自己的認知邊界,才有可能跨越階級向上流動。
你是什么樣的人,就會遇見什么樣的人。你知道自己是什么樣的人,也就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樣的人。
王彩玲遇見了很多人,但最終身邊也沒有一個朋友,一個愛人。
因為她太愛自己了。只能她去挑揀別人,編排別人,容不得別人對她有一點點的冒犯。
她喜歡黃四寶,黃四寶不喜歡她,但是喝醉了又來找她,她就睡了黃四寶,然后黃四寶打上門來,當眾羞辱了她。她就自殺了,未遂,還說是黃四寶欺騙了她。
周瑜喜歡她,她不喜歡周瑜,嫌周瑜長得丑,又粗野,就說周瑜是“爛杏一筐”。
她去酒吧買醉,靠自己的歌聲,睡服了一個小酒保。但當小酒保也跟著做起了北京夢,她又把人家的夢打碎了。
胡老師和她惺惺相惜,提出假結婚,她覺得胡老師怎么這么自私,她才不要當炮灰呢。
她甚至都不知道自己也只是一個一身臭毛病的普通人。她以為她是托斯卡,全世界都對不起她,她就算自殺,也要特意穿上托斯卡的裙子,爬上高塔一躍而下。
她是她自己人生的主角。可誰又不是誰自己人生的主角呢?誰又比誰高貴呢?
誰都在劫難逃。
最終她也為自己的“高貴”付出了代價,被兩個奇奇怪怪的人,騙光了她本來要買北京戶口的錢,也騙光了她對北京的最后一絲幻想。
之所以會被騙子找上門,就是因為她到處吹牛逼,說她要調到北京了。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悶聲發大財呀,朋友們。
走到三十歲的門口,我終于能從王彩玲的自我感動中跳出來,旁觀她的,他們的人生。
黃四寶下海了,戴個破頭盔,開個破車,坑蒙拐騙,被人追著打。
周瑜的女兒,眼睛黑亮亮的。他自己的眼睛,卻瞎了一只。
跳芭蕾的胡老師,為了不再被人當成變態,故意去侵犯女學生,余生只能在監獄里立腳尖。
王彩玲成了一個賣羊肉的小販,還會帶著自己領養的女兒去看北京天安門。她給女兒起名叫王小凡,平凡的凡。
他們曾經都是閃閃發光的普通人。
直到最后,他們也只是普通人。春天來了又走,人們就這樣過完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