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回答1988》 這次不追愛情,追情懷
??
故事以1988年漢城奧運會為開端
講述居住在韓國首爾雙門洞五戶鄰居之間的故事
在那個沒有網絡、移動電話的年代
你童年的娛樂方式是否也和朋友聚在一起
追香港電影、討論男神女神
亦或是相約一起打小霸王游戲機
玩飛行棋、扔紙牌、丟沙包
在那個還沒有高樓林立的年代
是否也體會過吃”百家飯“長大的親密鄰里關系
關于鄰情
居住在鳳凰堂胡同的五戶人家,經常在吃飯時,看到各家孩子熱鬧的穿梭于胡同中為鄰居送去父母分享的菜肴,因為各家的熱情分享,一家由最初簡單的一菜式,變為豐富的四菜一湯。
影片中,德善修學旅行需要2萬元,可家里這個月的生活費只剩三萬了,媽媽跑去向正煥媽媽借錢,可話要說到嘴邊了,實在是開不了口,就回去了。正煥媽媽考慮到這一點,深夜以送玉米為借口將錢給德善家送去,為了不讓德善媽媽尷尬,送錢的同時,體貼的顧及其內心感受。
還有獨自帶著兒子的鳳凰堂,突發腦溢血住院時,鄰居們自發輪流去照顧他,一切都那么理所當然的像照顧自己親人般。在這部劇中,觸動內心的往往是善良帶來的溫暖,永遠看不到人性的陰暗面。
關于友情
德善、阿澤、正煥、善宇、東龍五個從小玩到大的伙伴,他們的童年是在一起追劇,打鬧中度過,彼此之間再了解不過。原來友情是可以在某一瞬間化解心靈的痛苦和生活的煩惱。
劇中阿澤是一個圍棋天才,少年成名,好勝心強,經常參加比賽的他不免會有很大壓力,產生心理疾病,年紀輕輕一直在靠安眠藥,頭痛藥維持狀態。阿澤有一次比賽失利,大人們忌諱在阿澤面前提起他輸了這件事,裝作不知道,認為過去了就好了,怕傷害阿澤的自尊心。
可是德善他們每個人見到阿澤都要說一句:“哎,聽說你輸掉比賽了”阿澤在聽到這句話的時候滿眼血絲,處于崩潰邊緣,身為朋友,當然不會置之不理他的痛苦。他們選擇解決阿澤痛苦的方式就是,讓他將煩惱大聲用臟話發泄出來,這時的阿澤邊笑邊大聲說著臟話,煩惱隨之化解。
大人的世界里,自尊心很重要,不敢提及不好的事怕傷害孩子的心靈。朋友們卻教會阿澤,輸贏不過是人生路上一個小小的經歷,開心最重要。在孩子的世界中,更在乎的其實是交流與開導。
還有一種友情,是可以為了彼此放棄愛情。從什么時候開始,正煥喜歡上了德善。從每次上學時,故意蹲在門口解鞋帶系鞋帶,為了制造一次次德善以為的偶遇,坐公交車時,默默的護在德善身后,為她避開擁擠,或者是每次守在窗邊等德善凌晨從圖書館回來才安心熄燈睡覺時。在德善知道了正煥的心意之后,我們以為,正煥的春天終于要來了,可是當他看到阿澤說喜歡德善之后,竟然選擇為了阿澤,放棄德善。
阿澤也是如此,當他看到正煥的目光在德善身上像自己一樣關注德善時,當他在正煥的皮夾中發現正煥小心翼翼的珍藏他與德善的合影時,他也選擇像正煥一樣,隱藏自己對德善的愛,為了這份友情。
關于愛情
每個人表達愛意的方式不一樣,劇中的人物向我們詮釋了兩種追愛方式。
正煥的爸爸就是將自己的愛毫不掩飾的表露出來,豹子女士總是抱怨正煥爸爸像個跟屁蟲一樣,整天跟在后面,哪都不去,這何嘗不是一種愛的抱怨呀,他會為了老婆生日早起買海帶,為她熬湯,回來的時候還要順便看看衣服和鞋子曬好沒,吃飯時總是將好吃的先夾到老婆碗里。
這種毫不掩飾表達愛意的另一位代表人物就是善宇了,他會勇敢的向寶拉表白,不在乎年上的愛情,在寶拉無數次拒絕或警告之后,依然不動搖,就算你不喜歡我,我默默的喜歡你就好啦,在外人看來任性潑辣的寶拉,在正煥眼里一舉一動都是可愛的。
最令我意想不到的是,看似木呆瓜的阿澤除了只知道下圍棋,竟然也會毫不掩飾的說“我喜歡德善”這種話。
每個人表達愛的方式不一樣,德善的爸爸選擇不動聲色,他從來不知道體貼老婆,給老婆夾菜這種事更是不會做,但是我們知道他并不是不愛,只是不會表達,在得知妻子疑患癌癥之后,他也會坐在路邊像個孩子一樣大哭說:“我不能沒有我老婆”,可是回到家之后,他又當作什么事都沒發生。
一次下大雨,德善媽媽的傘被人誤拿走了,于是她想著拿別人的傘應該也不會被發現,選擇了一把最好看的,可是出來后發現那把最好看的傘是把壞掉的雨傘,這時德善爸為她遮擋自己的傘說:“別人的看著再好,都是一場空啊”。
正煥的愛情含蓄又猶豫,喜歡德善卻又不表露出來,一直默默的照顧德善,在長大之后終于敢去表白了,卻還是比阿澤慢一步,當他坐在車里后悔如果沒有等那個紅燈的話,陪在德善身邊的就是他了。阻礙他的僅僅是那一個紅燈嗎,也許他清楚,在愛情里,沒有猶豫與承讓,可以承讓的愛情也就沒那么愛。
關于親情
劇中的五戶人家,雖然處于不同的生活條件,可每個人家里,都飽含著濃濃的親情。
拿德善家來講,當一家人聚在一起時,我們看到最多的就是爭吵與打鬧,媽媽嫌棄爸爸總亂買東西,德善頂一句嘴,就會被寶拉胖揍,弟弟余暉也要看姐姐們的臉色行事,可就是這樣一個每天爭吵不斷,熱鬧不停的家庭卻時刻引起淚點。
爸媽每年都會在姐姐生日那天順便給德善過個生日,德善抗拒永遠受不到重視,將擠壓已久的情緒發泄出來之后,充滿歉意的爸爸為德善補過一個生日,他說:“爸爸也是第一次做爸爸啊”。
生活如此粗糙的爸爸,卻能體貼的照顧到每個孩子的感受。在每次下班時會給小兒子買冰淇凌吃,在姐姐出遠門讀書的路上,會細心的給女兒買好每一種藥等在路邊交給女兒,怕女兒生病。當寶拉賺第一筆錢送給爸爸襯衣時,即使不合適,他也會喜滋滋的穿在身上。寶拉結婚時,他穿著寶拉送給他的新鞋,其實不合腳,鞋子大了幾碼,可他還是穿著去參加女兒的婚禮。爸爸往往不善言辭,他們永遠不會在嘴上說我有多愛你,卻總是用實際行動表達對子女的愛。
是不是每個家庭的老二都會受到不平等待遇,上要尊重姐姐,下要承讓弟弟,真是一部悲慘的老二成長史。即使心有不甘,當德善看到姐姐在一間只能容下一人的幾平米房間里學習時,看到桌上姐姐擺放的吃不完的泡面時,她心疼的哭了,雖然平時挨打最多的是她,可最疼愛姐姐的也是她,嘴上說恨著姐姐,內心卻見不得姐姐受委屈。對弟弟也是一樣,當聽到弟弟被人欺負了之后,她毫不猶豫的沖上去保護弟弟,就算被打得頭破血流也不放開欺負弟弟的人。在看這部劇時,總會有那么不經意的點觸動你內心的柔軟。
看完這部劇,我忍不住回去二刷,看到彈幕好多人跟我一樣的心境,在追完全劇,了解劇中每個人物之后,想重新回去,帶著對劇中人物新的視點再追一遍。
初看這部劇時我特別討厭寶拉,相信大家都跟我有共鳴吧,刁蠻任性,只知道欺負妹妹,脾氣暴躁不尊重父母。隨著劇情的發展,我們發現,姐姐其實并沒有那么任性。聰明的姐姐在大學擇業時,為了給家里節省開支,放棄了最愛的法律專業,雖然總是跟妹妹吵架,嘴上說看不起妹妹,但是會在妹妹參加奧運會的時候躲在門后偷聽,關心妹妹什么時候出來。會細心留意妹妹三年沒有穿過新鞋子,發現父親的襯衣舊了,母親的護膚品用完了,打工賺錢為他們買禮物,給弟弟妹妹零花錢,我們會發現,脾氣暴躁的寶拉其實也蠻可愛的。
關于情懷
影片將故事主題放在1988年,追述情懷,將劇中人物的故事與1988年的歷史相穿插,講述了88年的漢城奧運會,德善做為奧運會的舉牌手與其相關聯,將我們共同帶入韓國歷史的輝煌時期。還有姐姐參加的民主運動,講述改變韓國進程的重大事件,以及當時引人關注的“有錢無罪無錢有罪”的越獄事件,1988年是韓國歷史動蕩的一年。
那個年代,你的童年是否也同朋友們癡迷于香港電影,一起討論當紅的影星,傳唱大火的歌曲,用收音機聽廣播,收集漫畫書,亦或是穿著當年最流行的打扮--牛仔服。
這部劇為什么這么火,我想最大的原因就是貼近我們的生活,與以往帥氣軍官愛上美貌醫生,亦或是呆萌女主穿越異世界遇到真愛的劇情不同,講述的內容都是實實在在發生在我們身邊的故事,很容易被帶入到劇情中,劇中的五家人,每個人都是主角,其中一個人身上,可能就有你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