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忤合第六】
原文(6.4)古之善背向者,乃協四海,包諸侯,忤合之地而化轉之,然后求合。故伊五就湯,五就桀,而不能有所用,然后合于湯;呂尚三就文王,三入殷,而不能有所明,然后合于文王。此知天命之箝,故歸之不疑也。
譯文:
古代哪些善于運用忤合之術的人,能夠把天子和諸侯都掌握在自己手中,運用忤合之術去駕馭他們,使對方根據已方的實際需要而改變。然后與他們相合。所以,伊尹五次投奔湯,然后又五次離開湯投奔夏桀,但心里還是不明白投奔誰,最終還是投奔了湯,姜尚三次投奔文王,又三次離開文王投奔商紂王,但心里還是不明白到底投奔誰,最終離開紂王投奔了文王。經過多次的忤合之后,明白了天命的所定,所以最后一次歸附之后就再也沒有懷疑過了。
心得:
在達到目的時,要去深入的了解這件事是否值得去爭取,自身是否有能力去達到,在認定后,就要遵循自然規律,讓期順其自然的達成。
袁愽
2016.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