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九成宮游記
? ? ? ? ? ? ? ? ? ? ?文/文之緣
?提起歐陽詢的《九成宮醴泉銘》,大多人都有所耳聞;說起九成宮在何地?恐怕知道的人寥寥無幾。九成宮坐落在今陜西省寶雞市麟游縣,在杜水之北的天臺山,東障童山,西臨鳳凰山,南有石臼山,北依碧城山,石骨棱棱,松柏滿布,一派青山綠水、明媚秀麗,夏無酷暑,氣候涼爽宜人,袖珍縣城,蓊蓊郁郁,清幽雅致,三伏天、氣溫平均在21.8度,微風拂徐,芬芳馥郁,沁人心脾,實為消夏之佳境,靜養之幽處。
?正值暑假,陪著母親,領著孩子,一起去九成宮旅行。目測縣城大概就兩三條街道,零星店鋪,行人稀少,陽光照在路邊小狗身上,狗眼慵懶迷離,耷拉著腦袋。
?很快找到九成宮,放眼望去,一群唐式建筑映入眼簾,是紅木白墻黛瓦,有亭、臺、樓、閣、榭、廊、塔……一進大門,一只約四五米高、直徑半米的石頭雕塑——毛筆,聳立半小,雄偉壯麗,氣勢不凡。再往前走,廣場上兩排唐朝杰人志士的石刻雕像,凜然挺立,有唐太宗、魏征、房玄齡等。
?隋唐時期的宏偉建筑九成宮,周垣有1800多步,曾建成延福、排云、御容、咸亨、大全、永安、丹霄等大型宮殿。現在還留有鳳臺、唐王點將臺、梳妝臺、醴泉、唐井、官坪等遺址。
?紀念館里有講述九成宮的歷史,九成宮是唐朝第一離宮,始建于隋朝文帝時期,唐朝時由“仁壽宮”改為“九成宮”。九成宮離長安城只有三百余里,每到炎炎暑夏,皇帝便攜帶家眷朝臣浩浩蕩蕩前來避暑休養。由魏征撰文、歐陽詢手書的《九成宮醴泉銘》,譽滿天下,名冠乾坤,成為書法史上絕佳之作!我抬頭一看,果然刻在泉口上方的山石之上,金黃大字,歐體字遒勁險峻,法度嚴謹,越看越覺是精神的洗禮,藝術的享受!
?《九成宮醴泉銘》碑是唐代著名書法家歐陽詢的代表作,被譽為楷書之宗。文中記載了唐太宗在九成宮尋找水源的故事。貞觀六年,唐太宗到九成宮避暑。因宮中缺水,太宗親自尋找水源。一天,太宗和皇后散步到城西背前處,看到那里的土壤有些濕潤,他用手杖疏通了一下,隨即一股清澈甘甜的泉水就涌出地面。于是起名醴泉,周圍修起石欄,開鑿石渠將水引人宮內。《九成宮醴泉銘》描繪九成宮:“冠山抗殿,絕壑為池,跨水架楹,分巖竦閣,高閣建周,長廊四起,棟字膠葛,臺榭參差,仰觀則迢遞百尋,下臨則崢嶸千仞。珠壁交映,金碧相輝,照耀云霞,蔽虧日月。”唐代名畫家李思訓曾作《唐九成宮紈扇圖》,生動形象地直接描繪了九成宮的景象。
?隋唐時期的九成宮早已灰飛煙滅了,留下些許遺址,現在的宮殿是在原遺址上修建而成。宮內有穿唐服侍女的工作人員,看著他們,有穿越時空、今夕何夕之感慨!
?抬頭望天,湛藍明媚,白云點綴,美不堪言!此處沒有霧霾,人稀無喧囂,適合靜養,怡心養性!真為我們陜西家鄉有這樣的風水寶地而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