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當你在傾聽別人說話的時候,你是怎么抓信息重點的?
通常我在傾聽別人時,我會觀察傾聽者的表情:她是想讓我安慰她還是給她建議,其次我會聽關鍵詞,如果自己有親身經歷,就會根據自身經歷發表自己的看法或給她我的建議。更注重表達自己的觀點或自認為自己給的建議很高明。不是真正的傾聽
真正傾聽應該是找到對方的目的,然后怎么溝通能讓自己的目的和對方的目的達成共贏。
二、你能分得清什么叫事實,什么叫情緒嗎?他們的區別是什么?
事實有具體的數字和時間,情緒有路標詞(總是? ?一直? ?老是等 ? )
要了解情緒背后的事實是什么
對方有情緒時,自己如何安撫或找到方法來解決對方情緒背后的問題,而不能總是陷入非贏即輸的模式,和對方的情緒進行對抗或破罐破摔
區別是?事實是已經發生或正在發生可以被證實的事情;情緒是主觀的心理狀態,不能被證實的。
不需要對抗,而是要協同解決
三、請你回憶下,平時工作中,領導給你安排任務的時候,你們是怎么對話的?
1.領導安排任務時,表述清晰,在我職責范圍內,我愿意做的,我會很快答應:好的
2.表述不清晰且不再我工作范圍內的,我會有情緒,不吭聲沉默表示抗議
3.表述不清晰,在我的職責范圍內的,我會自己想嘗試理解一下領導到底什么意思,想讓我怎么做,然后再以自己的理解問一下領導的意見。
改進:?先答應下來,接著分析任務時再把疑問點或者建議說給領導,再聽領導新的說法。
我給團隊安排工作時也是直接下命令,并不說明原因或理由,這導致團隊成員理解不了的或理解錯誤不能很好的完成任務。
我的耐心稍微欠缺了一些,總以為自己說個方向,他們就能完成的很好,有點松懈想省事。同時我也是一個目標導向,以自我為中心更多一點的人,很多時候就習慣于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對別人的情緒感受能力較差,有時候情緒也是他人表達個人價值取向的展示。有時候別人的情緒表達得很明顯,自己也感受到了,這時就又要破罐破摔,拖著不去理睬和安撫別人的情緒,這就一定程度上讓自己身邊的環境得不到優化。
讓員工做一件事情之前,說明這件事情的意義,重要性和怎么去做,才會有更好的結果,給出指導性建議,并允許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