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階段,片段一 《別裝了,其實你沒病》P160頁
R?閱讀原文片段
提問的技巧
當我們遇到問題的時候,都有一個解決問題的習慣性思維,就是去分析為什么。好像把產生問題的原因搞清楚了,問題就解決了。但是,很多問題,就算你把為什么背后的理由都窮盡了,也一樣無從下手。
分析原因并沒用
大家有沒有聽過這樣一個笑話,說在某天早晨,有十個同學上課遲到了,被老師叫去談話。老師開口就問,你們為什么遲到?一個孩子說,我昨晚睡晚了,第二個孩子說路上堵車,第三個孩子說我家鬧鐘壞了,第四個孩子說,我爺爺早上起來忘記叫我了。。。。。輪到第十個孩子的時候,這個孩子看了看老師,哇的一聲哭了起來。老師連忙問她為什么哭,她說,我想好的理由都被他們說完了,現在我想不出來了。
在這個笑話中,很多原因不是我們能夠解決的,也就是說在這類問題中,分析原因和解決問題之間,并沒有真正的聯系。
也許你還是不能理解,那我們再想想小時候的事兒。
當我們考試不及格的時候,經常會被家長問,為什么沒有考好?你通常都是怎么回答?
老師出的考題太偏啦!
我們班成績都不好,及格的不到一半。
考試當天我太緊張了,影響了發揮。
這些原因對于問題的解決,有什么實際意義呢?答案是沒有。
假如我們換一個問法呢?
——老師,對不起,我遲到了。
——假如明天可以早一點到的話,你可以做些什么呢?
——媽媽,我這次考試沒有及格。
——假如下次能夠有進步的話,接下來你可以做些什么呢?
你會發現,當我們停止了對產生過去問題的原因的關注,轉而開始圍繞未來的目標想辦法的時候,解決問題的辦法,就會出現了。
I
以上片段給我們提供了一種很好的圍繞未來的目標解決問題的辦法。我們在生活中總是會遇到很多問題,比如說約會遲到,工作中KPI考核沒有達標等等。凡是遇到這樣的問題,我們可以將問題進行拆解,分成三個部分來解決,分別為:
1、我們面臨的問題是什么What
2、為什么會遇到這樣的問題Why
3、以后應該怎么做才能避免這樣的問題再發生How
在以后生活或者工作中遇到類似問題,我們可以用1H2W來分析,同時為未來的目標解決問題。比如說工作中的月考核指標沒有完成,首先要分析問題,我們目前面臨的問題是月工作業績沒有完成(What)。遇到這樣的問題是由于在月初的時候制定的目標不夠詳細,具體落實到每一天的時候沒有具體的任務,導致拜訪客戶數量和意向客戶數量均未達標(Why)。在下個月的時間,為了避免這樣的問題,在月初的時候就要制定好目標,具體每一天如何操作,拜訪多少客戶,如何做好回訪,這樣一天天按照計劃執行,才會實現自己的目標(How)。
A1:
上周五約了朋友吃放,約的是下午六點半在春熙路的某家火鍋店見面,從我這里趕過去需要二十分鐘時間,于是就六點零五踏著時間出門了,結果地鐵上人特別多,趕過去已經接近七點,朋友們在外面等了接近半個小時,一臉的不悅。當時解釋:不好意思,路上實在是太堵了。現在感覺這樣的解釋還是很牽強,而且對于日后再遇到同樣的問題也不見得有幫助。
現在回憶一下,當時的回答還是偏向于對產生過去問題的原因的關注,而非對未來的目標想辦法。這樣對于自己的問題可能能起到緩解作用,但是對于未來的目標,并未幫助。
A2:
今天拆頁的學習,以后再遇到這樣的問題,要按照上面的2W1H來分析。
What:今天赴約遲到了
Why:表面上看是由于地鐵太擁堵了,實際上是自己考慮欠妥,周五下午是高峰期,要是早走半個小時肯定不會遲到。
How:以后再和別人約到某個時間了要多考慮一些其他可能出現的狀況,多留一些緩沖時間,不要踩點出發。
晚上回去回家之后再把之前遇到的問題整理一下,用上述模型來分析。并給自己定一個小目標,明天八點半到達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