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年是孩子的節日
我們為什么過年?
既然我們也有歡樂
哪怕曾經有過
過年就應該歡樂
記得掛著屁簾過的年
因為少衣
更因為自在
記得無數有雪的年
不堆雪人
潔白的雪
用水缸珍藏
奶奶說 這就是白面
到了夏天
缸里所有
可以檢驗這家人是否勤儉
記得很多無雪的年
一隊又一隊
安徽男女
拖家帶口
敲著漁鼓
唱著道情
倚門靠戶
伸出紅腫而粗糙的手
父親制止了四鄰
“要飯的,走遠點!”一類的責罵
母親拿出剛蒸得的
白面饅頭
所有的年
在鞭炮聲中度過
不懂得祭祖敬神的
繁文縟節
不關心走家串戶的
拜年祝福
只惦記
積攢了一年的美食
以角分度量的零錢
母親趕縫的新衣
姐姐納出的棉鞋
離鄉后的年
在鄉下度過
多了顧朌
少了趣味
客套的問候多了
不自覺中
感受到真誠的眷戀
模糊的記憶
演化為清晰片斷
深深嵌入人生的
條條溝壑
行行歷程
年過得多了
本該淡定
正如經歷多了
自然從容
然而
過年卻成為最大的心結
春節總是在惶惑中度過
也許是不忍直視虛度的時光
可能是總在審閱曾經的作為
去歲是年
今夕是年
年關在即
我怕過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