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小白
當我們確定自己的職業定位后,就可以著手制作簡歷了。哎,但先別急著打開電腦準備制作簡歷啊。在制作簡歷之前,先回答下這幾個問題:
你做簡歷的目的是什么?
你做簡歷是要給誰看的呢?
你肯定會說,這問題還用問嗎?做簡歷就是為了找到心儀的工作啊;簡歷就是給HR甚至老板看的嘛。
完全正確!實際上,在制作簡歷前,如此「自問自答」切不可少。在真正動手前,再次告訴自己你的簡歷是給HR甚至老板看的,你的目標是找到心儀的工作,對我們制作出符合用人公司期望的簡歷是大有助益的。
例如,有不少人,尤其是應屆畢業生在制作簡歷時,只是從網上下載模板,像填表一樣往里面填信息,然而這種做法是非常糟糕的。我們要在有限的篇幅里(通常是1-2頁A4紙),用有限的信息來快速get HR的注意。所以,越站在HR的角度來制作簡歷,越會加大你進入面試的通過率。
那用人公司或是HR究竟想透過你的簡歷,知道一些什么呢?
1)你是誰
你必須用必要且精簡的描述讓大家知道你究竟是誰,因此你需要提供姓名、出生年月、性別等基本信息,最重要的是一定要記得留下你的聯系方式,以手機號為佳。
2)你是我們要找的人嗎
看到這個問題,大家就知道,簡歷的重頭戲應該就是從這里開始的。那HR怎么來衡量你是否是我們要找的人呢?很簡單,就是崗位匹配度。
在招聘時,HR都在各類求職網站掛出了XX崗位的要求或任職資格,你簡歷里面體現的條目和這些要求越符合,你越容易“中標”。
因此,我們應該要先明確“求職意向”,即你究竟是來應聘什么的。因為一家公司進行招聘的時候,往往是同時招N個崗位的員工,如果你通篇簡歷都沒寫你應聘什么的,這就很有問題,HR往往沒有耐心根據你的工作經歷描述來判斷。實際上,我見過不少人簡歷里頭壓根沒寫“求職崗位”的。
同時需要注意的是,不要“一投多崗”,而應該“依崗多投”。就算這個公司有兩個職責要求非常相近的崗位,你都很有意向,也最好要做出一個選擇。因為你現在不做選擇,等到了面試環節,他們也會讓你做一個選擇。何必現在多填一個,增加簡歷被delete的風險呢?
就好比有兩個助理崗位,一個是總經理助理,一個是商務助理,在招聘啟事上,這兩個崗位的要求看起來似乎差不多,但很明顯總經理助理的level會比商務助理要高,所以,如果你沒太大把握,那么就選擇“商務助理”,反之則選擇“總經理助理”。一對一的針對性地提交簡歷,會增大你的命中率。
3)怎么證明你符合我的要求
個人認為,一份簡歷的好壞,最大的區別就在這個部分了。因為這個部分,需要寫上教育經歷、工作經歷、個人技能、其它成績等內容。而這些內容應當與應聘公司職位需求相匹配,也就是說用人公司要什么,我們就要給什么。這里就需要做好職位定位,查看招聘啟事,認真解讀崗位要求,其次要做好職位分析,也就是對應每一條招聘信息,把自己符合的羅列出來,再做下梳理,言簡意賅地寫上去。
4)為什么一定是你
當HR一看,覺得你的簡歷體現的大部分和他們要招的人差不多,這時候,如果再有一個亮點,那么就能迅速脫穎而出了。亮點,不完全等同于優點,而是指區別于他人來證明自己更適合這個崗位的特點。
比如你應聘的是“檔案管理員”,如果你在“個人評價”里能體現你平時生活里也是個狂熱的整理收納者,或是提及你有點強迫癥,這反而讓你更契合這個崗位了。
要知道在招聘旺季(比如過年后-4月,7-9月)HR要面對的是海量的簡歷,他們瀏覽一份簡歷一般只會花費30秒—120秒的時間,所以,制作一份在120秒內能成功俘獲用人公司的簡歷,才是你要做的。
以上這4點就是HR在瀏覽簡歷時最想要知道的信息,所以之后我們開始動手制作簡歷時,應該時刻注意你的簡歷是否完全覆蓋了這些內容。
—END—
相關內容分享:
本文為原創,如需轉載,請聯系我。侵權必究!
作者簡介:林小白。熱衷旅行,熱愛寫作,正過著白天寫公文、晚上寫故事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