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公共演講課布置了一篇作業,讓我談一談有沒有一本讀過三遍以上的書?如果讓你推薦一本書,你會推薦那一本?
看到這個作業我心生慚愧,我還沒有一本書讀過三遍以上,包括各種教科書。
但是此時此刻,我腦海中,卻浮現出了一篇文章。這篇文章很短,但卻在我的記憶中印象深刻。我讀過它不下十遍,但每一次重溫,總能熱淚盈眶。這就是《一碗陽春面》。
相信很多人在上小學的時候就讀過這篇文章。我第一次和它相遇也是在語文課的課后讀本里,一把眼淚讀下來,文中所提及的所有人都讓我感動。
面館老板讓我感動,他不僅用最樸實的方式關懷和幫助這母子三人,還用最有尊嚴的方式,呵護了母子三人在最艱難歲月中的信念。
兩個兒子讓我感動,雖然小小年紀就失去了父親,但他們卻用自己的獨立自主支持著母親,他們還是孩子,但他們好有勇氣。
隨著我長大成人,來到北京闖蕩,我才意識到文中最有勇氣的,其實是母親。她那種要一碗陽春面的勇氣,是我所佩服的。其實,對于三個人來說要一碗陽春面意味著店老板的拒絕,意味著吃不上面,但她還是勇敢的說了出來。
我還記得2011年,我流落在北京立水橋的街頭,四處去尋找月租在400元左右的屋子。我會盤算是坐4毛錢的公交車會不會遲到?這樣我可以省2元錢的地鐵。那個時候,我晚上總是悄悄從公司的食堂摸走剩下的饅頭花卷,回到那間沒有窗戶的4平米的小屋,用一口小小的鍋給老公熬一碗粥,為他做一頓晚飯。
那個時候,我每天都路過樓下的“田老師紅燒肉”,我很想吃,但是我從來沒有勇氣推開門。因為我沒有勇氣為我和老公只要一份紅燒肉飯。
于是我再次想起了這位母親。其實,因為貧困,他們可以自己在家吃陽春面,但這位母親還是選擇帶著兒子來到了北海亭面館,這體現的是一種偉大的母愛和一種頑強的不畏懼世俗的堅韌。也正是這種精神,最終讓他們走出了生活的困境。
這種力量也正是那個時候的我所需要的。于是當我鼓起勇氣去面對一切所謂的困難,我也神奇的遇見了如面館老板一樣的貴人。
時過境遷,我已經可以開著自己的車出行在北京的各個角落,讓我的孩子住在90平米的房子。但今天重讀此文,隨著店老板夫婦面對面蹲在柜臺后面用一條白毛巾擦拭眼淚的情節映入眼簾,我再次淚流滿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