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洞見·朱麗葉
每個人出生的時候,以為這天地都是為他一個人而存在。
《奇葩說》有一期的辯題是:畢業后混得很普通,要不要參加同學會?
傅首爾說:“混得普通就是你這輩子的巔峰,所以抓緊時間,趕緊去,因為你還有可能越混越差。”
全場爆笑。
笑聲的背后,是一個我們不愿承認卻又戳中內心的殘酷真相:
我們大多數人拼盡全力,最終只能擁有一個平凡的人生。
01
小時候,我家住著兩個超人。
他們能修理世界上任何東西;
能做出各種栩栩如生的手工;
還會烹制最美味的食物......
不管我遇到什么麻煩,他們都能解決,就像萬能的哆拉A夢。
對幼年的我來說,他們是超級英雄般的存在。
可是,當我長大以后才發現,超人也不過是個凡人。
我學酒店管理。畢業那年,在一家大酒店實習結束后,和我同期進酒店的同學托人留在了行政部門,每天輕輕松松坐在辦公室閑聊。
而我卻被分到了服務一線,日夜顛倒輪班。
每當我半夜里掙扎著爬起來去上班,坐在大堂里一個人發呆的時候,就會想:為什么我沒有能為我安排好工作的爸媽?
那個時候起,我就明白了:
我的父母是普通的老百姓,給不了我雨傘,我得自己努力奔跑。
02
光陰流轉,明年我的孩子也要上小學了,對口的學校很破。
和老公商量入學安排,只有兩個方案:要么買學區房,要么找關系。
可是,買學區房要數百萬。
找關系?一個理工程序男,他所有的關系圈除了家里幾個人,就全在辦公室了。
戀愛時,以為有情飲水飽;結婚后,才知道貧賤萬事哀。
工資不見漲,職位已到頭,房子買不了大一點的,孩子讀書也使不上力。
我忍不住有些埋怨,怎么會嫁給這么沒出息的人?
結婚時,指望著從此有一堵遮風擋雨的墻。當風雨來時,我才發現:
他只是一個再普通不過的普通人,和我一樣,盡最大的努力也只能撐起自己頭頂的那片天。
03
小時候,總覺得自己獨一無二,與眾不同。
可是后來,我發現自己根本不是最耀眼的那個。
我也不是老師喜歡的學生,每次考試都要花費比別人更多的努力,才能拼到一個平均數的成績。
剛畢業時,立下豪言壯語,一定要拿到500強的offer。
走過一場場面試,終于明白,像我這樣的人,人群中一抓一大把。
上班后,每次開會都坐在最后排的角落里。
不是不想脫穎而出,只是明白那些棘手的問題,別人解決不了,我也一樣。
我循著大多數人的生活軌跡,求學、工作、戀愛、結婚、生子,越來越湮沒在蕓蕓眾生中。
走過半生,終于明白:
原來我只是個普通人。人群中最不起眼的那個,生活里從未被偏袒的那個。
04
當我終于承認自己資質平平之時,曾將人生翻盤的希望寄托在女兒身上。
從十月懷胎開始,我就每天浸泡在棋琴書畫、詩詞歌賦之中,希望她贏在起跑線,有一個不凡的人生。
可是,女兒現在已小學三年級,卻沒有看出任何天賦。
小提琴學了三年,至今不能準確無誤地拉完一首曲子;
陪著她誦讀唐詩宋詞八百首,還是寫不出一篇能拿A+的作文;
每天和她一起背單詞,可是見到外國友人,除了“hello”再也說不出別的詞兒;
不管怎樣補習,成績都是中不溜,從不曾擠進全班前十......
女兒上個學期參加了學校的話劇社團。
一天,她放學回來,很得意地告訴我,她馬上就要登臺演出了。
我驚喜不已,仿佛看到人生新航道。
演出那天,我到現場才發現,原來她要表演的是一個紅綠燈牌子,沒有一句臺詞的那種。
演出中,女兒站在舞臺角落,安安靜靜地舉著一個紅綠燈牌,看上去有點傻。
而我在場下坐著,有些心酸。
我不得不承認:
我的女兒成不了閃耀的星,她只是一個普通人。
05
女兒1歲時,有一次高燒咳嗽,病了半個月。
恰逢部門項目上馬,我沒法請假。公司、家里連軸轉,我實在有些撐不住。
媽媽在電話里聽說后,連夜往包里塞了兩件衣服,就和爸爸趕著末班車,來了我家。
生病的孩子一到晚上就哭鬧不止,根本沒法放在床上睡。
媽媽對我說:“你明天還要早起上班,晚上我來帶,你不用管了。”
第二天一早,我來到媽媽房間,看到媽媽將孩子抱在懷里,靠著床頭,正合眼打盹。
她身上衣服都沒脫, 顯然是抱著孩子坐了一夜。
我喉頭哽咽,無法言語。
孩子病好了,我的項目也告一段落,爸媽背上他們簡單的行李要回家。我抱著孩子去車站送他們,紅了眼眶。
媽媽沖我揮揮手,“有啥事,就打個電話,別的我也幫不了你。”
我的父母很普通,他們供不起我讀名校,也不能為我買房買車。
但父母給我的,已經是他們的力所能及。
06
結婚十年的紀念日,沒有燭光,沒有鮮花。卻有一大桌老公親手做的飯菜。
五大三粗的一個人,最喜歡說的一句話就是:“老婆孩子熱坑頭,夠了。”
從認識我的那天起,他的世界就以我為中心。
下臺階一定會扶著我的手,嘴里嚷著慢點慢點;
出門一定會為我備好一個裝滿溫水的保溫杯;
過馬路一定會走在車來的方向;
淘寶賬單上的開支全是為了我......
我在書房寫下這篇文字的時候,他把水杯端到我的面前,將削好的水果遞到我的嘴邊。
我的老公很普通,沒什么大本事,卻是這個世上最舍不得我吃苦受累的人。
07
部門接到一個項目,要挑選一個人和集團大客戶談判。
如果能拿下這個機會,今年的績效任務就可以提前完成,年底評優加薪十拿九穩。
和我競爭的,是一個名校畢業、能力突出、20多歲的年輕姑娘。
老板最后選定了我。
我驚訝自己竟然會勝出。
老板說:“你們倆都很優秀,但你處事更周全穩重,客戶交給你,我更放心。”
我難以形容自己當時的心情。
原來,像我這樣普通的人,也自有光彩。
08
前兩天,我去門衛拿包裹。三個箱子,我抱得有點吃力。
守門衛的大叔主動幫我扛著包裹,一路送到電梯間。
我感激他的熱心相助。他卻告訴我:
“我在這個小區里看大門,每天進進出出那么多人,只有你的女兒每次都會沖我笑著說叔叔好。”
原來,我得到的福報,是女兒種下的善果。
上個周末,帶女兒下樓玩。
拉開單元門,我先出去,卻不見女兒跟上。
回頭看,女兒正拉住單元門,等身后的人一個個出來,才合上門,蹦蹦跳跳跟上我。
我看著她,想起了一句話:
“每個孩子都是一個天使,是上天派來治愈我們的。”
我的女兒很普通,卻有著世間最純真的心,也凈化了我。
09
年少時,意氣風發的我們,最害怕的是一生寂寂無名。
就像一個大學男生對作家梁曉聲所說:“35歲以前,如果我還不能脫離平凡,我就自殺。”
梁曉聲感嘆:“中國人心里都暗怕著一種平凡的東西,那是平凡之人的人生本身。”
可人們往往逃避了一點:我們的人生,大概率是平凡的。
統計學上有個規律叫遍歷性。意思是說,根據你周圍其他人的命運,就可以推知你自己未來的n種可能。
世界上90%的人是普通人,9%的人有小成,只有1%的人能大成。
很多時候,我們都活在那1%的幻想中,不敢直面我們終將平凡的結局。
我們大多數人,沒法一張口就說出流利的英文,畢竟托福雅思考了這么多年,依然沒過。
也壓根沒有開掛的技能,做不到像電視劇中的主角一樣既聰慧又強悍,畢竟每個人的生活都有一部血淚史。
那個出走半生、鮮衣怒馬的少年,多年后不過是陪著老婆逛超市,帶著孩子騎木馬的大叔;
那個白衣勝雪、長發飄飄的少女,終將變成排隊瘋搶打折商品、齊聚廣場舞的大媽。
我們必得在歲月蹉跎中,接受自己生而平凡的事實,才能在繁雜的塵埃里享受到歲月靜好的寧謐。
生命中多少波瀾壯闊的想像,最后都包裹在了煙火人世的平安喜樂之中。
10
《悟空傳》里有一句話:
每個人出生的時候,以為這天地都是為他一個人而存在。當他發現自己錯了的時候,他便開始長大。
我沒能生在大富之家,我的老公不是王思聰,我永遠當不了林志玲,我的女兒也注定成不了黃多多......
我們的人生歷程,沒有驚艷時光,沒有催人淚下,每天都是重復且瑣碎的日子。
周國平說:
“人生有三次成長,一是發現自己不再是世界中心的時候,二是發現再怎么努力也無能為力的時候,三是接受自己的平凡并去享受平凡的時候。”
也許,人生最終極的命題,就是承認自己是個普通人。
將平凡的人生活出滋味來的人,才是生活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