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全部本領,無非是耐心和時間的混合物。
——巴爾扎克
??受苦的人,沒有悲觀的權利。
一個受苦的人,如果悲觀了,就沒有了面對現實的勇氣,也沒有了與苦難抗爭的力量,結果是他將受到更大的苦。
? ? ? ? ? ? ? ? ? ——尼采
???????????????⌒???????????????
今天,是我們堅持學習李松蔚博士《心理學通識》的第220天“行動(ACT):接納的下一步是什么?”討論作業:
問:今天的課程學習中,讓你最有收獲的幾個點是什么? 聽完這節課,試著問問自己:那件你無論如何都想做的事,它會是什么事?這件事很重要,不著急,慢慢想
答:【印象最深??最有收獲】
①【接納與承諾療法】簡稱叫ACT,ACT的字面意思是行動。誕生于20世紀90年代,第三浪潮。
認知行為療法:第一代是簡單的行為主義,通過直接打破“刺激 —反應 —結果” 的聯結,促成改變。第二代引入了認知療法,通過識別自動化思維和不合理信念,進行認知重構,改變我們對事物的反應模式。雖然關注點不一樣,但核心目標,都是為了促成改變。但到了第三浪潮,認知行為治療開始強調自我接納了。
②第三代認知行為治療融入了后現代哲學,包括兩大分支:正念認知治療、接納與承諾療法。都把“ 自我接納 ”作為理論根基。差別:正念只強調接納,接納與承諾療法則認為接納不是最終目的,最終需要落實在行動上。
③行動的最大障礙:來自于弱小的自我圖式?!拔腋悴欢ā薄趺创蚱七@個框架?需要拆分兩個不同的東西:負面的自我概念,具體情境中的負面體驗。警惕:認知融合!“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我是我,經驗是經驗…每個人都經歷過疼痛,卻不必要把自己定義為一個痛苦的“? ” 。自我概念的解放。我們的心是自由的,充滿了無限可能。
④自我的核心價值觀接納與承諾療法認為:自我的核心是價值觀:你認為什么事情是最重要的。
⑤展開行動:確認了價值觀之后,下一步就是展開行動。如森田療法的“為所當為” 只是強調做事,而接納與承諾療法強調的“做那件事” 。困難始終是第二位的,排在第一位的是克服困難的決心。
問題和痛苦都是真實的, 自我接納不會讓問題消失,但不再成為卡住的障礙!
確定了自己心里最重要的事,然后:決策,行為,自我訓練,情緒調節,制訂計劃,解決問題。
我們不需要自憐自傷地關注自己是一個怎樣的人,而是我怎么樣無所謂,重要的是我要做成這樣的事兒。
【學而思】那件無論如何都想做的事:簡簡單單過好當下的生活……
??開心、安于小美好的做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