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6-06? ? 階段反思--二組@大禹
今天又是輸出作業日,馬上這一階段的時間管理就要結束了,真想不出寫什么%……¥#
之前,一直想加入【007行動·不寫就出局】,因為被它的“77人1班,7天1篇寫7年;7年后,和一群人去南極。通過輸出倒逼輸入,用小而美的進步迭代精進,打造個人品牌。”這句廣告語所打動,也想通過這樣的方法來倒逼一下自己,促進輸入,然后促進輸出。剛好在時間管理踐行中,有一周一簡書作業的要求,于是把它作為一種倒逼的嘗試。
然而,我的踐行是未達標的.......
簡書作業有未交的情況,特別是每天的冥想與早起,心中總是存在借口,冥想有好幾天沒做,早起也沒那么早,平均在6:40左右,與去年一段時間晚上22:30上床就入睡,早上6:00自然醒的狀態相比,現在簡直倒退了不少。
我在反思自己:
如果一個好習慣的形成是拿丟失另一個好習慣作為前提的話,你將永遠只有一個好習慣,且這個好習慣只存在一段時期,只于你人生長河的一瞬間。由于好習慣存在的時間短,因而不可能給你自身帶來什么具體的提升變化。這樣的時間管理學習不但徒勞!反而是浪費時間不是?那這樣的實踐與學習要不要繼續!?
前兩天,對家人的保險進行一個梳理匯總,不總結不知道,一匯總嚇一跳:費率高、保險類型重復、險種重點失衡。
看來,是應該認真的總結反思一下了。
你需要什么樣的人生?
當然是:健康/富足/友愛/精彩/給予他人與能量/平衡,像吳軍所說的,讓人生這條河更長一些,更深一些。小的說:一家人健康/友愛/積極/開心;大的說:給更多人帶來積極有益的影響與收獲。
如何獲得這樣的人生?
應當是PDCA!
多維度的:學習-實踐-反饋-反思-改進,不斷的循環。在這個問題里面,“信心、鼓勵、反饋、保持一定的難度、偶爾的停歇、回望總結、改進”是必要的!
這些實踐有給我帶來良好的改變嗎?
這是肯定的。
1、2年多來走路上下班,每天平均1W步的習慣與定時吃藥,老胃病是有明顯改善的。
2、英語學習因為學習時間管理而讓它不再是一種壓力,已經形成像吃飯一樣的自然需求,雖然目前的收獲與預想是存在較大差距的,但徹底沒有學習壓力和焦慮了。
3、相對的早睡早起,與原來的自己是有明顯改進的,家人也因此受到良好的影響。
4、家庭會議、家人好習慣打卡在斷斷續續間堅持。
同時,在一定程度形成了主動的時間管理認知思維與不良情緒自我判斷與調整的思維。
我的問題出在哪?
1、思想上有放松,有給自己找借口。如:早起
2、設定的規則未嚴格執行:如晨間日記提醒。
3、做事效率還是有待提高,特別是計劃階段,同時,仍然存在選擇障礙/要求完美而糾結等問題
4、階段反思總結不夠。
5、許多時間管理理論與實踐認識仍然沒有學懂悟通,未認真實踐。如:周/月檢視,計劃排程,吃番茄.....
最后,感謝二組@滿春組長提醒幫助,感謝@高靈華等伙伴積極行動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