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微信讀書上花了一個小時的時間一口氣讀完了《下班后開始新的一天》 ,文字流暢,內容相對簡單,所以讀起來比較快。里面不少內容都是老生常談,但我還是發現了一些有趣的觀點。
1、誰說工作日就只是工作的日子,看待每一天的新視角。
我們很多人都是一上班就盼著周末到來,殊不知其實每天下班之后的閑暇時光都是小周末。我們也可以充分利用這個時間拋開工作的煩惱和壓力,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而不是非要等到周末。
2、下班之后用自己喜歡的事情來充實時間并非消耗,而是在積攢能量。
我們總認為上班一天很辛苦,很累,下班了到家就要好好休息,經常玩手機。事實上刷短視頻、看零散消息確實能刺激大腦產生多巴胺,給人提供即時獎賞,讓人欲罷不能沉浸其中,一晃時間就過去了??墒窍硎芡嬷竽?,往往感覺到精神空虛和無聊。這其實也是一種消耗。
相反,做我們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做的過程想來來說不像刷手機那樣簡單,卻很容易讓我們進入到心流的狀態,享受其中,完成之后,往往會有成就感和愉悅感。如此以來,我們的身體和精神得以充電,是另一種意義上的好好休息。
3、下班后一天就結束了嗎?那退休后怎么辦呢?
這個問題確實值得我們每個人好好思考。我們如何渡過閑暇時光,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我們的幸福度。少年時有功課,成年之后有工作支撐著我們,那等到退休之后呢,我們能干什么,靠什么來支撐我們呢?
所以我們有必要提前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想做到什么程度就做到什么程度。如此以來,等我們離開工作崗位之后,還有另外一個精神支撐。
4、光靠工資,有可能實現財富自由嗎?
事實上,除了體制內和少數負責人的企業,很多的公司都是按照最低社保繳納基數而不是員工實際的工資收入來給員工繳納社保的,如此以來,大多數人以后的養老金會低得可憐。身邊還有這類退休的老人,目前養老金每個月都兩三千塊錢,能滿足基本溫飽就不錯了,根本談不上什么財務自由和品質生活。
作者提出了一個觀點,就是可以利用晚上的時間,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有可能開辟出第二收入來源,這種收入有時候不因為你退休而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