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常無名,樸,雖小,天下莫能臣。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賓。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將知止,知止可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猶川谷之于江海。
【譯文】
道永遠是沒有名字,處于樸質狀態又微小難見的,但天下沒有誰可以讓它臣服。圣人如果能遵循道,什么都不需做,萬物就自動歸順。好像是天地陰陽之氣的交合,甘露自然降落,圣人只要遵循道,不必發布任何命令,萬民就能普遍得到滋潤。道自我分割后成為各種器物,然后根據器的特質命名,于是就有了各種人在社會中不同地位的名號,有了名號,爭名奪利開始,此時應該制止,讓器復歸于道,如此才沒有危險。圣人守道為天下所歸,如同江海為河流所歸。
【解析】
樸:能夠把自己真實一面展示出來的人才是真正強大的人,不敢展示自己真實面貌的人,是自卑和渺小的。例如強大如盧梭,可以在《懺悔錄》中細剖自己的過錯,這就是把是非功過,已經完全看開、看淡了,甚至把名譽也看開、看淡了。
孤陽不生,孤陰不長:太強勢太剛強的人不可以,而太溫和、太文靜、太柔弱的人也不可以。
知止可以不殆:殆是出現危險的意思,老子告訴我們,夸張修飾是可以的,但是要適可而止,不要過分,過分地、特別夸大其詞地修飾和包裝,會讓我們出現危險。
譬道之在天下,猶川谷之于江海:老子說,道在大地上展示出來的狀態,是像大江大河洶涌奔騰地流向大海,最后回歸到大海一樣。回歸大海后,所有的奔騰洶涌就會歸于平靜。
PS:孔子說玉不琢不成器,而老子則認為,樸才是道。
【個人學習】
1.勇敢做真實的、有缺點的、不那么完美的自己。展示自己不足的地方,其實需要很大的勇氣和自信,而當一個人真實暴露自己的不足時,就會發現其實并沒有什么,因為其他人也都是不完美的。
2.修行到最后不是無比平靜,更不是很犀利。而是收放自如、張弛有度,溫柔中帶有鋒芒,犀利中有大愛。
小人畏威不畏德。每個階層有每個階層的生存法則。低層次的人是動物性的世界觀,互撕互踩是常事,也不怎么講規則。他們認為溫柔禮貌是好欺負,剛強果敢是厲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