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最早讀三毛的書是在初中時期,讀的第一本書是《撒哈拉沙漠的故事》。對于一個心中有夢,生活在小城市的我來說,這無異于打開了新世界的一扇窗戶。從窗中看過去,那個世界異彩紛呈,絢麗奪目。可以不同,但始終有人懂;可以隨性而活,但始終活得精彩,他們在沙漠里的點滴,他們平凡又特別的感情,都讓我深深迷戀。
? ? ? ? 后來陸續(xù)讀了三毛的《雨季不再來》《送你一匹馬》《萬水千山走遍》《鬧學記》《我的寶貝》等,最喜歡的還是《撒哈拉沙漠的故事》,對三毛的印象也有了悄悄的改變。最初類似于盲目崇拜,讀著讀著覺得她還蠻自戀的,后來讀到一些文章說是三毛和荷西的感情并沒有那么好,她本人也是有些神經質的,文中的生活都是經過美化的場景。這些文字對我來說是顛覆性的,因為我一直把它當做真實的事情,深信不疑,忽然有天有人告訴我這都是假的,我實在是不能接受,卻又無法反駁,因為它說的還挺像那么回事。于是,撇開三毛不再讀。
? ? ? ? 再讀三毛已是畢業(yè)后了。做著一份穩(wěn)定但不甚喜歡的工作,有一個異地但無法割舍的男友,生活過得很是苦悶。再讀三毛,依舊被她精彩的生活所吸引,那時才了悟故事真實與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否喜歡這故事,能否從故事中汲取營養(yǎng)。
? ? ? ? 讀了《撒哈拉沙漠的故事》,讓我對沙漠有了不一樣的好感。沙漠不再是貧瘠的代名詞,它單調的沙丘蘊含著波浪般起伏的美感;空曠的天空也會有燦爛的朝霞、晚霞,還有緋紅的鳥群聚集成的云彩;神秘的原住民也變成個性鮮明、讓人又愛又恨的老鄰居;真正的家徒四壁如何一點點變成舒適、美好的家園......
? ? ? ? 我開始向往遠方,開始真正關注內心,開始研究怎樣在一如往常的日子里過得趣味十足,開始好奇冬天賣烤地瓜夏天販運水果是否真的逍遙自在,開始關注職業(yè)背后的意義,開始規(guī)劃未來期望有天能真正站在那些美麗的地方。
? ? ? ? 《鬧學記》屬于三毛后期的作品,描寫的是荷西去世幾年后她的生活,寫得真實又俏皮。印象深刻的是她語言課時改編名著結尾以及穿著大花裙子站在課桌上的場景。她讓我知曉即便人到中年,即便親人遠離,人生也可以尋得趣味。只要不放棄自己,只要用心尋覓,幸福哪怕夾雜在痛苦之中,也還是可以找尋得到。對于小小的學生的我,經歷的都是規(guī)規(guī)矩矩的課,一個“羅伯斯皮爾”就能讓我們笑整個學期,老師偶爾講個笑話,我們都覺得有趣得很。這樣將課桌圍成一個圓圈,大家課上隨意交流,實在是大開眼界。外面的世界好精彩!
? ? ? ? 讀《我的寶貝》看到的是鄰家女孩般的三毛,她不再是萬水千山走遍的文藝女性,而是像我們一樣收藏著各種別人看來微不足道的寶貝的鄰家女孩。每件事物對自己來說都有著特殊的意義,一篇篇讀著,仿佛三毛就在跟前絮絮地講著,這件寶貝是什么時候從哪里得來的,那件寶貝有著什么珍貴的記憶,她一臉溫柔,恬靜地笑著。
? ? ? ? 當然,她的最終結局讓人不勝唏噓,與王洛賓的忘年戀也不被人看好。但是,這都不影響她是位有趣的女子,她仍然是我心中精彩人生的代言人。精彩,不一定要光怪陸離,隨心而至、不慕虛空,率性、坦蕩,在有限的生命里盡量做有趣的事,這就是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