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約練的角色是觀察員。咨詢師的專業知識和基礎知識。基本功做得非常扎實。因為這些底氣也比較足。也充分做到了接納、共情。在身后一步帖著來訪者。用例外問句去挖掘資源,去澄清。也做到了很穩很穩的。來訪者是非常著急,也非常激動。沒有等到咨詢師成果問句怎么去問。來訪者已經開始敘述。情緒也比較低落。整場咨詢聽到哭了三次。雖然聽到來訪者能夠接納孩子的許多許多的一些問題。但是他雖然學習了焦點SFBT。但是感覺他沒有充分做到接納。并且目的性也很強。也就造就了。和孩子的關系沒有建立起來。溝通不是那么順暢。
第二次約練角色是咨詢師。雖然開始我想當觀察員。但是沒有咨詢師約,我只好去充當咨詢師。做了咨詢時以后才感覺到自己的基本功沒有。功底沒有就不能接得住來訪者的一些問題。也比較著急,所以在咨詢過程中就不是那么順暢。雖然用到了例外問題,評量問句。但感覺到來訪者的知覺不是太高。到了討論這個環節時候,就比較好一些,真正的這么慢慢的聊下來的話。才發現來訪者這里有許多的資源。也可以用不同的視角去探討。總之是辦法永遠比困難多。來訪覺得孩子是比較非常有幸,但現在出現一些困惑是在困境當中。和今天是來訪者來咨詢,就像這種隔山打牛的方法是做不到。但是通過探討。互相學習的過程,我們聊了三個小時。在這段時間里。也聊到許多方法。對咱們腳底的各種理念,一個回顧。就像來訪者說,Sf BT許多理念的一種復盤。要穩穩似定海神針。相信相信的力量。也學習了云手。在孩子出招時候,首先要接得住。接住以后,他的力量沒有卸下去。等卸下去時候,要順時回推。三個小時學了很多。就不一一敘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