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鐵是構成血紅蛋白及多種酶的重要的元素,人體內60%~70%的鐵構成血紅蛋白,血紅蛋白在肺里和氧結合后運送全身各組織進行新陳代謝。鐵主要儲存在肝臟、網狀內皮細胞和骨髓中。
? ? ? ? 無論嬰幼兒還是成人每天都需要一定量的鐵質,尤其是當孩子1~4歲時鐵的需要量是人的一生中需要相對最多的時候,幾乎接近成年男子的需要量,大約為1.0毫克。4歲以后的膳食保證多樣化、均衡營養。
? ? ? ? ?孩子必須有足夠的鐵元素,否則就容易精神不振,注意力不集中,上課聽講常常開小差,情緒煩躁淡漠。家長應該在飲食上給予鐵元素的補充。那么孩子缺鐵的癥狀還有什么?
如何判斷兒童需要補鐵?
1、常常精神不振,面色、指甲蒼白,口唇及舌淺紅色或蒼白。
2、常容易累,活動較少,疲乏困倦,腿腳軟弱無力。注意力不集中,聽故事等經常溜號。
3、食欲下降,不愛吃飯,吃飯時容易口渴,要求喝水。
4、因為免疫力低下,所以容易患各種感染病,
5、情緒易波動,容易焦躁不安,易怒或淡漠。
缺鐵對兒童會有哪些危害?
小孩缺鐵,如果不及時補鐵,就會對個人生長發育,智力發育產生大的影響,危害如下:
1.?可導致寶寶食欲下降,少數寶寶可出現異食癖;有的出現口腔炎、舌炎,嚴重者可發生萎縮性胃炎或吸收不良綜合征。
2.?可影響到嬰幼兒生長發育、運動和免疫等各種功能。
3.?還會引起缺鐵性貧血可使機體免疫功能下降,兒童感染疾病機會增加。同時,缺鐵時腸道有毒重金屬吸收增加,如鉛、鎘等,進一步造成危害。
4.?嚴重缺鐵會損傷神經系統,影響嬰幼兒認知、學習能力和行為發育,可持續到兒童期,且是不可逆的損害,鐵劑治療也不能完全恢復損害的認知行為。
為什么孩子易缺鐵?
? ? ? ? 嬰幼兒時期是孩子生長發育最快的時期,血容量增加很快,鐵質需要量相對較多。
? ? ? ? ?新生兒從母體帶來的鐵可以保證孩子4~6個月的使用,出生后6個月內的嬰兒如果有足量的母乳喂養,一般不會發生缺鐵性貧血,但若母乳量不足,以牛奶喂養為主,則因牛奶中鐵的含量比母乳要低,且牛奶中鐵的吸收率也較母乳低,故易發生缺鐵性貧血,早產兒更易發生本病。
? ? ? ? ? 嬰兒由糞便及皮膚損失的鐵也較兒童和成人多,所以,如果不注意添加含鐵的輔助食品,就會患或輕或重的缺鐵性貧血。
?此時應及時添加富含鐵的輔食,以防止本病的發生。
提醒:較大兒童如果飲食習慣不良,如偏食、挑食、拒食或營養供應較差,也可導致本病。另外,鉤蟲病、潰瘍病、血小板減少性紫癜、長期腹瀉、嘔吐、腸炎、脂肪痢等,均會影響營養素包括鐵的吸收,急、慢性感染,食欲減退,胃腸道吸收不良,也可引起本病。
兒童缺鐵吃什么好?
1、母乳喂養。母乳喂養初生嬰兒到六個月的寶寶,補鐵最好的就是提倡母乳喂養,因為母乳中鐵的吸收率要高于牛奶,母乳中鐵的吸收率高(50%)是牛乳(10%)的5倍。
2、強化鐵配方奶。斷母乳后的寶寶,應選用強化鐵配方奶喂養可在牛奶、谷類、面粉中加入硫酸亞鐵。另外,人工喂養兒在6個月以后,喂不加鐵的牛奶不可超過750ML。兒童與成人最好在每斤面粉中加鐵13~16MG
3、正確分配輔食順序。寶寶補鐵要改善飲食更換和添加輔食,在藥物治療開始數天后,臨床癥狀好轉地,逐漸添加輔食,以免由于增加食物過急而造成消化不良。3~4個月開始加果汁、蛋黃、啐菜,5~6個月開始吃稀飯、面條,9~10個月加肉末、豬肝醬等,幼兒與兒童必須糾正偏食,給予富含鐵質、維生素C和蛋白質的食物,為寶寶增加營養。
4、豐富寶寶膳食。富含鐵的食物有瘦肉、動物肝臟、魚、蝦、海帶、黑木耳、紫菜、芝麻、黃豆、綠葉蔬菜。
5、補充鐵劑。鐵制劑飯后補充最好,最好選擇在中午飯或晚飯后半小時左右吃,吃的同時要服用維生素C或酸味水果,如橙子、獼猴桃等。這是由于鐵元素只有從三價轉變成二價才能被人體吸收,在酸性環境下,這種轉化更容易。特別要提醒,在貧血得到糾正后,仍需繼續服用鐵劑2—3個月,以保證體內有足夠的鐵貯存,防止貧血復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