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有向善的力量,何況孩子?
羅輯思維第204期“王陽明的心法”,王陽明的心學是一次重大的思想解放運動,將君子人格由向外求轉向向內求。換言之,人人心中都駐著“君子人格”。
不服氣的人挑戰王陽明,雞鳴狗盜之人如何?時逢盛夏,官府捉拿到一個慣偷,指著慣偷質問王陽明,請讓我們看到此慣偷的“君子人格”。王陽明不緊不慢的走到慣偷面前,指著烈日說:“天氣炎熱,請脫去上衣?!睉T偷照做了?!皩嵲诳崾铍y當,脫衣不解暑,請脫去長褲?!睉T偷仍然照做了。王陽明接著說:“不如把襠下的布巾也解下?!睉T偷大驚失色,連呼“使不得,使不得”。王陽明轉過身對大家說“羞愧知恥人皆有之,小偷位卑但概莫能外”。
Tyger認為“激發善意”是老師的基本職責,也是家長應盡的義務,因為善意原本就存在孩子心中。
還有新近發生的一件事情。過年這段時間,Tyger給大伙拜年,和眾人群發短信不同,Tyger用語音一 一拜年。語音拜年容易產生互動,有互動才是拉近距離。有一位江蘇徐州的學員引起了Tyger的注意。孩子媽媽姓孫,寒暄過后,孫媽媽焦急的說“孩子已經三個月沒去學校了。”三個月不去上學,很不正常,肯定是出了什么事情,Tyger決定問問究竟。
孫媽媽電話中介紹說:“孩子性格內向,平時不怎么愛說話,在學校里朋友不多,四年級了,學校作業越來越多,多次未能完成作業被老師責罰。剛流露出不愿意上學的想法時,被家長又打又罵。發展到最后,問什么都是不知道,忘記了,要么就是沉默到底。孩子拒絕上學,家長現在也只能聽之任之,無可奈何”。
Tyger問:“事情發展到現在,你怎么看待孩子不去上學。”
孫媽媽說:“我尊重孩子的選擇。”
Tyger再問:“是什么原因促使你尊重孩子的選擇?”
孫媽媽說:“孩子完不成作業那段時間確實很痛苦,同學瞧不起,老師不待見,而我們當時又打又罵,想想都是自己沒做好。”
(Tyger聽出了希望,因為孩子的問題如同繩節,解鈴還需系鈴人。家長能夠意識到是自己的錯誤,Tyger覺得這就有希望。)
Tyger繼續問:“你怎么會意識到自己錯了呢?”
孫媽媽說:“孩子出了,我開始看育兒書,聽每周微課,看得越多,聽得越多就越發覺得是自己和老公的教育方法不對?!?/p>
時機成熟,Tyger堅定地對孫媽媽說,“孩子不去上學,讓孩子待在自己身邊,是完全正確的。孩子的身邊就三種人,在家是父母,在學校是同學和老師,他唯一的依靠就是父母。學校里學的東西隨時都可以學,但是如果這個時候孩子還不能感受到父母的包容和愛護,他會心灰意懶,后果不堪設想。”
Tyger又問:“你現在最大的擔憂是什么呢?”
孫媽媽說:“我擔心開學后,孩子仍然不愿意去上學?!?/p>
Tyger說:"不對,去不去上學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這段破碎的親子關系該如何修復。您和您丈夫應該積極的行動起來。這個春節的目標就是要不斷的創造話題,和孩子“套近乎”,比如看到有趣的電視節目,和孩子一起歡笑,并主動說說某某明星真搞笑,問孩子你認識他嗎?讓孩子說,家長認真聽(孩子懂明星,家長不懂,容易產生成就感),帶孩子去吃好吃的,去玩好玩的,然后晚上說說最開心的三件事。"
孫媽媽聽著很激動,不停的說感謝的話,看得出,孫媽媽深愛著孩子,這種愛從未改變過一分,只不過,無知的愛是傷害。她現在非??释迯瓦@段不堪的親子關系。最后,Tyger給出了一個嚴肅的建議:“條件成熟的時候,你需要向孩子真誠的道歉。這種道歉需要氛圍,需要進行心理調適,最后擁抱在一起,換取孩子的諒解,對過去說再見,重新開始?!?br>
非常欣慰的是孫媽媽照做了,才幾天的時間孩子不再冷若冰封,而是有了冰雪溶化的跡象。真心為孫媽媽開心,為孩子開心,為這一家子開心。
通過善意觸發的動機才是永動機
Tyger讀到這樣一個故事。一位大爺所住的院子有幾棵棗樹,一到中午的時候,歡樂的孩子們就過來打棗吃。他們邊吃棗子邊玩耍,別提有多開心。然而這可愁懷了老大爺。老大爺午休的習慣已經保持了幾十年,現在卻因為孩子們的吵鬧睡不著覺,痛苦不堪。剛開始,老大爺用驅逐的方式,孩子們可不是好對付的,和老大爺玩起了躲貓貓,敵進我退,敵退我進。老大爺看硬的不行,那就換另一招。他宣布自己很歡迎孩子們過來玩耍,并承諾,過來玩耍的孩子們每人每天獎勵1元錢。剛開始孩子們歡呼雀躍,玩得非常起勁。能玩還能有獎勵,誰不愿意呢?過了幾天,老爺爺說,現在人多了,只能每人每天獎勵5角錢。再后來,老大爺又改口說只能每人每天2角錢。幾個孩子王不愿意了,抱怨道:“大老遠過來玩,只給2角錢,我們才不愿意呢,于是號召大家都不要過來玩?!?/p>
老爺爺重新獲得了屬于自己的寧靜時光。孩子們原本為歡樂而來,可以不知疲倦的日日玩耍。但當動機被交易替換,孩子們忘記了歡樂,他們的意識被日漸減少的“獎勵”所蒙蔽。
成就動機才是維持孩子終生興趣的原因,而非有趣。任何事情,不論剛開始多么有趣,當深入學習后都是需要通過“刻意練習”才能提升的??桃饩毩暤慕逃龑W本質就是走出“舒適區”,幾乎沒有孩子能夠自愿自發走出“舒適區”刻意練習。這也正是家長和孩子相互促進、共同成長的全部意義。常言到“養育養育”,養是過程,育是修行。每個孩子都是上天派給父母的天使,某種意義上說,孩子是為了讓爸爸成為更加卓越成熟的男人,讓媽媽成為更加魅力迷人的女人而降臨人間的,作為父母,我們豈能錯過?
如何成為教學高手——刻意練習
Tyger的“教育心法”講完了,接下來Tyger以自己的親身經歷談談“教學干法。Tyger非師范畢業,也非英語專業。雖然一直一來英語成績優異,但財會出身的我,想在高手如云的深圳教培界立足,實非易事。然而八年過去了,Tyger不僅站住了腳,還遠超同行,Tyger的“干法”到底有何過人之處呢?教書育人是手藝活,非常符合時下熱議的“工匠精神”,Tyger對于工匠精神的理解是“創造價值,堅守品質”。
2008年-2009年,創造價值堅守品質第一階段
Tyger八年如一日,從最初90小時的課程體系進行不斷的創新改進,隨著教學技能的提升,課時縮短為60小時。
2010年-2012年,創造價值堅守品質第二階段
接下來為了增強教學內容的趣味性,創編了大量的記憶口訣,顯著提升了孩子們的學習效果。當課時精簡到30小時的時候,已經處在了行業的前列,這時步步高公司伸出了橄欖枝,Tyger從眾多課程提供方中脫穎而出,成為步步高線下專賣店自然拼讀培訓課程的提供方。
2013年-2016年,創造價值堅守品質第三階段
站在新的起點,Tyger再接再勵,終于破解成蝶,2016年申請獲得國家著作權。打磨出的自然拼讀課程從2016年6月至今在每周微課平臺累計培訓4000多名學員,在跟誰學平臺累計培訓2000多名學員,好評如潮。
2016年6月15日啟動第一期家長訓練營報讀人數556人;2016年8月2日第二期家長訓練營報讀人數643人;2016年9月6日第三期家長訓練營報名848人;2016年10月18日第四期家長訓練營報名1020人;2016年11月22日第五期家長訓練營報名710人;2016年12月29日第六期家長訓練營報名390人。
2016年11月24日感恩節,創造價值堅守品質終獲回報
2016年11月24日的感恩節,Tyger收到了一封特別的感謝微信。Tyger第一次知道,在眾多學員中,居然還有一位腦癱兒,Tyger后來通過電話聯系得知,這位家長佛山的腦癱家庭,父親沒有工作,專職帶著孩子上學,照顧孩子起居(孩子不能完全自理),母親在家做一些照顧特殊兒童的工作。即便條件艱苦,這家人非常積極樂觀,現在英語學科成為了孩子的驕傲。這份感恩節大禮充滿正能量,是對Tyger教學工作的做大肯定。
在眾多學員中有位來自深圳的學員Susan和來自長沙的Albert制作了兩段感謝視頻,讓人眼前一亮,不得不佩服現如今孩子的創意和能干。
Tyger的“干法”是把研究競爭對手的時間節省下來,心無旁騖地研究自己的教學領域,本著對學生,對家長高度負責人的態度開展教育教學工作。在移動互聯時代,“內容為王”,好內容就是金燦燦的金子,金子是不會被埋沒的。羅胖說過:做時間的朋友,收獲的不是今年或是明年的收入,而是“時間的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