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莉和茱莉婭》是一部經典的美食電影,那一道道色香味俱全的誘人美食,一點點妙趣橫生的生活點滴,不僅勾引了我們的胃,也勾起了我們心底的愛和感動。
兩個女人,兩段時空交錯的生活
梅麗爾·斯特里普飾演的朱莉婭·查爾德在1946年隨外交官丈夫來到法國生活,她年近四十才收獲完美愛情,此生最大的愛好就是吃。但作為一個美國人,找遍法國也沒有找到一本專業的英語法國菜譜,她很失望。在嘗試了做帽子等一系列打發無聊時間的活動后,她決定去學校學習做菜。此時的高級教程班,全部是由男人霸占,茱莉婭的到來讓他們感到不屑。
不服輸的梅姨從最基本的切洋蔥練刀工一步步努力,在所有的項目中都做得比男人更快、更好。她和同學校的兩個太太成了朋友,那時他們正在寫一本菜譜書,因為出版受阻,拉茱莉婭入伙。茱莉婭加入后,承擔了大部分的寫作工作。最后,歷經千辛萬苦,這本《掌握烹飪法國菜的藝術》終于得以出版,并成為了美國最受歡迎的美食書籍。
2002年的一天,在茱莉婭和她的美食書影響下,艾米·亞當斯飾演的朱莉·鮑威爾決定用一年的時間,在博客上分享實踐365道茱莉婭書中的美食。她是個普通的政府小文員,做的是最普通的接線員工作。年至三十,看著身邊好友一個個要么非富即貴,要么頗有建樹,而自己依然一事無成。工作的不順心、生活的平庸和苦悶讓她只能在美食中治愈自己。
有了這個365天日更計劃后,她開始熱情高漲的實施起來。每天的菜譜和寫作讓她忘卻了很多煩惱,她也從最初的默默無聞到漸漸有了些名氣。但事情不是一直一帆風順的,有時一道菜連續多次不成功也會崩潰痛哭,約好的記者爽約時也會心情不好和丈夫大吵。好在,茱莉婭作為她的精神支柱,給了她力量,最后,她如愿成為了作家,并成功的讓偶像茱莉婭本人注意到了她。
這是一個關于美食的故事,也是一個關于愛的故事,更是一個關于理想和信仰的勵志故事。
電影是根據真人真事改編的,里面的朱莉就像無數個我們一樣,熱愛文字,有一個作家夢。但在現實工作和生活的重壓下,不得不暫時擱淺夢想,還安慰自己平凡可貴。終于,她在美食中找到了慰藉,當她得知朋友在寫博客時,內心的文學種子復蘇,在丈夫的支持下,她注冊了博客,將文字和美食結合起來,并最終獲得了成功。
聽起來當個作家好像很簡單似的哈,而且看她的博客內容,似乎也只是簡單的日記體。不能否認她的成功有偶然的因素,博客才剛興起不久,競爭壓力較小,很容易嶄露頭角。想想當年的博客女王徐靜蕾、微博女王姚晨,自媒體興起時的各種大咖咪蒙等。如今,各種媒體、各種渠道已幾乎人滿為患,想要殺出重圍確實不那么容易了。
既然這樣,我們就要放棄了嗎?nono,雖然朱莉有其特殊的時代背景,但每個時代人都是很多的啊,為什么單單她能成功?況且,現在我們所處的環境都是一樣的,是公平的,所以這點可以忽略不計。而且,對于朱莉來說,這個也是可以忽略不計的,她的成功更重要的是這些因素:
閱讀、練筆、寫作積累
在朱莉寫博客之前,她就已經寫了一本小說,只是沒有出版,可以說寫作的功底是很強的。雖然這個高度大多數人都達不到,但多看書、多練筆這個還是可以做到的。看得多了,寫的多了,水平自然就跟著上去了。即使最后仍成不了作家,但至少離夢想更近了。
有信仰、有一個奮斗的目標支撐
朱莉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茱莉婭的精神支撐。在此前,她幾乎沒有一件事情能堅持這么久。茱莉婭對美食的熱愛和她的人生經歷激勵著朱莉,戰勝拖延癥、戰勝挫敗感,直至成為真正的作家。
熱愛寫作的我們也不妨為自己設置一個致敬或者超越的偶像、目標。你可以立志成為莫言、巴金、張愛玲那樣的文學大家,也可以效仿郭敬明寫寫快餐文學。有這樣一個目標在指引,文學之路會走得更堅定一些。
拋除功利心,回歸文字本身
剛開始寫博客的朱莉會因為沒人看而沮喪,會因為收到評論而欣喜若狂,開始每天惦記閱讀數量、評論內容,這和在更文的我們是多么像啊!寫了一篇文章,巴不得每一分鐘查看一次有沒有人轉發,有沒有人評論,閱讀量到多少了,弄得比寫文章還累。
朱莉的丈夫在朱莉被記者爽約后,想到的是,我們自己可以享受這頓豐盛大餐了。而朱莉不這么想,她覺得她的成果沒有被人看見、沒有被人賞識,就是浪費了。但是如果我們太重視這個結果了,急于求成,反而會暴露出更多的問題,比如那么重要的晚宴,朱莉的菜居然味道淡了。不如用心做好每一個當下,碼好每一個字,烹好每一道菜,時間自然會給你答案的。
堅持,堅持,堅持,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朱莉說過,她沒有一件事情能堅持很久,所以到三十歲還普通平庸。現在,她找到了美食,找到了文字。在這中間,她遭受母親的質疑,也有過數次崩潰痛哭、想要放棄的時候。不過,最后她還是堅持下來了,堅持讓她成就了最好的自己。
茱莉婭在基本功落后、被男人看不起的時候沒有放棄,在丈夫仕途受挫要調往別處,食譜書創作遇到困難時沒有放棄,在沒有出版社愿意出版時,能堅持信念,甚至可以輕松地說出推倒重寫,沒有頑強的毅力真是難以做到,堅持讓她笑到了最后。
對于我們也一樣,沒人看、寫不出來,寫的不好都是暫時的,堅持個一年、兩年、三年,肯定不會還像現在這樣。如果你仍沒有長進,那只能怪你自己不努力了。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保持初心
這其實是最重要的一點。
朱莉對美食和文字最初是真的熱愛,但后來在個人博客熱度激增、受到媒體追捧時,有些偏離了初心,心心念念在意的都是出書的邀請和成為作家的事情。原本是治愈心靈、塑造自己的美好之事,慢慢變成了一個負擔,并危及了她和丈夫之間婚姻和他們的生活。
而反觀茱莉婭,她自始至終秉承的都是對食物的熱愛之心,對做菜的享受之情,所以,她終獲成功。
朱莉在平靜之后也意識到了這一點,回歸興趣、回歸平常心,那些原本期望的東西也就不請自來,為她30歲生日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
之于寫作,一樣的道理。
村上春樹說過:喜歡的事自然可以堅持,不喜歡的怎么也長干不了。
給寫作路上的你我。
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