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相對于“公”,表示的是屬于企業或者個人的,可以直接拿來使用而不需要額外付費的,但是“私有”的靈活性強,流動性大,更易流失。
域:表示一個范圍或領地。因此不論是圈定這樣一個領域,還是圈定之后運營這樣一個領地,都會產生一些費用,只不過,你使用領地內的事物,就不需要額外付費了。
流量:最基本意義上的流量就是小學數學題里的游泳池問題,一個入水口,一個出水口······池子里留存下來的數,就被稱為“流量”,你只能在“流量”里翻出浪花,同樣有“流量”的地方才有生意。
總的來說,私域流量表示的就是一個私密的客戶所有權,私域是針對客戶、直接用戶而言的。那么在移動互聯網時代,私域流量的運營工具就定位在微信個人號。關于微信的特征,這里不用贅述,關鍵在于微信個人號的流量又是從何而來?——從公共流量池中獲取。下面這張圖表示了公共流量的5種類別,基本可以涵蓋目前大部分的流量來源,而私域流量被限定在微信個人號上,運營1、運營2是給出的兩種微信個人號成功運營思路——分別來源于《可復制的私域流量》(尹基躍)、《私域流量》(馮平等)。之后我會以這兩類運營思路為藍本,去分享一些,其中的關鍵點。
- 角色畫像
你的角色:高勢能鑒賞家,是一個“情緒人”
用戶的角色:有需要的人(實用需求、體驗需求、禮品需求、增值需求) - 引流
1)把用戶的需求和你售賣的產品價值對應起來
2)基于用戶畫像,從公共流量池引流——選好主戰場、記住你的角色,“人”、不侵犯、不打擾、舍得花錢 - 運營
高質量的朋友圈,分時段發送,注重評論
用戶分層管理,打標簽,類比CRM管理
盤活微信群:不直接賣貨,打造高級交流,輸出產品價值 - 轉化、增長、裂變
具體的方式有:零售、批發、秒殺、團購、會員
在裂變過程中,需要從角色畫像、定位從頭做一遍,力求精準 - 體系搭建與風險控制
員工與老板對用戶的所有權必須明晰,利益分配好
封號危險----個人形象(不好的)代表公司形象的危險
總的來說,這兩本書把目前商家是怎么薅微信羊毛的方法,做了系列化的總結。基本原則是要把微信當爹供著,不能觸犯老爹制定的規則,否則后面的騷操作都是白搭。然后就是把握好兩點一連接,兩點指的是銷售方和用戶,連接指的是怎么把賣的產品價值和用戶的需求聯系起來,并且讓給用戶以一種極其舒適的姿勢感受到自己的需求!
作者給了我們一些參考,比如對于銷售方的定位,要把自己看成人,把自己也看成人,有脾氣有溫度;對于用戶的定位,也有不同類別的需求,他們的需求還與他們本身角色的一些屬性(性別、年齡、收入水平等等)相關,并且大多數時候可以互推。
連線是最難的動作,第一步是要做匹配:這個20歲的帥哥,需求是買一份別出心裁的情人節禮物(禮品需求),而另一位30歲的美女卻急于發展自己,以應對忽然而來的職業危機(增值需求)······我們怎么識別20歲帥哥一定是這種需求,而30歲的美女沒有這種需求?或者說當你決定花一筆錢引入一些流量時,有這兩個池子的人,只能選其中一個池子,你選哪個?可能是經驗告訴你答案,可能是社會調查告訴你答案,更多時候,應該是你對身邊人的觀察告訴了你答案。做好這一條的關鍵還在于對“人”的理解,需長久積累,日拱一卒。
放開微信個人號中的吃穿用度,如果是TO B 行業,賣的不是單個人,而是一群人,那人們的需求的產生與需求的被發現和被滿足,這中間,人與人的關系可以產生什么作用?人們是如何被信任的呢?接下來從《人情、面子與權力再生產》中尋找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