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但凡好吃的東西,都是有季節的”,身處江南,暖濕的東南風一吹,薺菜、馬蘭頭、枸杞頭、苜蓿頭(草頭)、香椿、菊花腦就上了各大餐館的菜單。野外生長的可食植物本身就清香鮮嫩,搭配上蘇南精致的做法,色、香、味俱佳,吃罷香留齒頰,難怪這些春季小鮮自古就被文人雅士撰文贊頌,唐詩宋詞還好,畢竟需要去理解想象,梁實秋、汪曾祺這種民國時期的大家,居然寫出來具體到做法和口感的散文,看得人直流口水。
? ? ? ?然而,距離這兒六百多公里的徐州,或者說與河南、山東交界的中原地帶,關于野菜的大家文章卻不多見。因為中原的野菜少么?不少,起碼種類不比江南少。中原的野菜吃法不多?多,飯店有飯店的做法,民間更是花樣繁多。中原的野菜不被重視?呵,大饑荒年代,榆錢、薺菜、洋槐花、馬蜂菜(馬齒莧)救了多少人的命?雖然我沒經歷過那個時代,但是打從記事起,挖野菜、吃野菜對于普通百姓家來說,都是春天來臨之際一個重要的儀式。似乎,不吃上一頓,這一年就白過了。
? ? ? ?薺菜糊糊、榆錢窩頭和蒸洋槐花,在我心目中,是短短的春天里最不可錯過的美味。三者都與面粉搭班子,又都有辣椒相佐,具有飽腹感,可當主食,北方人家的吃法粗獷簡便,香干馬蘭頭、香油拌薺菜這種小菜,過去在家庭主婦們眼里是費事且不討好的,自然不如在南方受熱捧?!笆骋砸盀槠?,物卻以稀為貴”,我如今生活在江南,吃不到的老家菜才最稀罕,并沒有踩一捧一的意思。
? ? ? ? 薺菜從古至今都有,在野菜中被提及的頻率最高,《詩經》里有“誰味荼苦,其甘如薺”,陸游寫過“殘雪初消薺滿園,糝羹珍美勝羔豚”,還有汪曾祺筆下“薺菜焯過,碎切,和香干細丁同拌,加姜米,澆以麻醬油醋,或用蝦米,或不用,均可。這道菜常摶成寶塔形,臨吃推倒,拌均”這種讓我眼饞的文字。我老家,上文提過了,北方嘛,更喜歡做成薺菜包子、薺菜餃子這種吃了管飽的面食,還有就是薺菜糊糊?!昂边@二字,不能用“羹”“湯”等其他字眼隨便替代,就像徐州特有的一種叫“豆沫子”的食物,用湯替代少了粘稠度,用羹替代又少了面粉的參與度,所以,只能叫“糊糊”。做法大致如下:先準備一小碗面糊(面與水按合適比例攪勻),蔥花姜末干辣椒絲倒入油鍋爆香,放薺菜進鍋煸炒,然后加水燒開,放鹽,放面糊一直攪拌,小火熬幾分鐘,可以視口味放細粉段、蛋花、碎花生,感覺差不多就可以出鍋了,口味重點的再撒上些許胡椒粉,最后淋上芝麻油,齊活!夜幕降臨,炊煙裊裊,一家老小圍著灶邊,一人盛上一大碗,呼嚕呼嚕下肚,辣椒、黑胡椒齊發力,吃得肚里暖暖,額頭冒汗,肚飽眼還饞,忍不住再來一碗……這大概是只有薺菜糊糊才能給我帶來的想象場景,或者壓根就是潛意識里的幼時記憶吧。
? ? “三月薺菜,四月榆錢,五月洋槐花”,這三大野鮮倒是不擠著趕趟,讓好吃的人們在春天的每個月份里都有盼頭。此時是四月上旬,華北的薺菜估摸已開花,榆錢也即將下架,虧得如今有萬能的某寶,從徐州豐縣老鄉那里寄來了三斤榆錢。榆錢是榆樹開得花,長得“一嘟嚕,一嘟嚕”,看上去像古時候麻繩串起來的銅錢串,由此得名。榆樹生長在東北、華北、西北、西南等省區,江南不常見,所以我說起吃榆錢來,好多同事都表示懵圈。想我小的時候也跟著“捋”過榆錢,爬高上樹的童年,攥一把榆錢在手,輕輕一“捋”,然后丟到準備好的筐里,順手再塞一把入口,當零食咀嚼,物質不豐富的年代,帶點甜味的對孩子來說都是美味。除了生吃著玩,做成餡包包子,和槐花一樣蒸著吃,還有我最喜歡的吃法,就是做成窩窩頭。窩窩頭我不會做,恰好一個老表和我住在同一個城市,于是快遞剛一到手,就樂顛顛地拿去他家,交給他的母親大人收拾。榆錢窩窩頭說簡單了,就是將面粉和榆錢混在一起和面,但是這個比例要有經驗的人才能把握得好,太干太少都不成,和好面再醒面,然后手上蘸水打成窩窩(這也是技術活),最后開大火,上蒸屜蒸上一刻鐘即可。 熱氣騰騰的榆錢窩窩頭一出鍋就散發出清香,單吃口味太淡,蘸著現炒的辣椒蒜蓉就再好不過了。
? ? ? ?最后講講洋槐花,都知道洋槐花蜜,這種通體雪白、清香甘甜的花束,蜜蜂喜歡,好吃的我們自然也喜歡。去年五月,同事在太倉幫我弄到一大包洋槐花,我才知道蘇南也有洋槐花,只是他們不知道這個居然可以食用。太倉老阿姨告訴我,歸莊鄉下倒是有好多槐樹,開花時聞著香得來,就是不明白為啥租住在那里的外地寧都爬上去摘?我告訴她,洋槐花在北方可是明星菜品,采摘好的一斤能賣到二十塊,阿姨嘴巴張得老大。后來吃到了我做的槐花餅、槐花煎雞蛋,才不由嘖嘖稱贊,“聞著香,吃著也香,本地寧特傻,不如你們會吃?!?我認為洋槐花最好吃的做法是“蒸”,陜西也有,叫“槐花麥飯”,主要方法就是把槐花洗凈控干,裹上面粉,隔水蒸,待蒸得干松疏散擺盤。油鍋里依然用蔥姜爆香(喜辣的依然放干辣椒絲),放醋和蒜末調成汁,出鍋后淋到蒸好的槐花上,再放鹽和香油拌勻即可食用。這種蒸法適用很多蔬菜,甚至還有你們平時會丟棄的那部分,虹豆、芹菜葉、萵苣葉、牛蒡、榆錢、番薯葉都可以依此方法進行嘗試。四月已至,五月也不遠了,碼到這里,我似乎已然聞到槐花那股清甜的香氣了呢!
? ? ? ? 此文獻給我一發朋友圈就問“這是啥么子”的朋友們。其實在眼下這個吃食太多太雜,人們的胃越來越挑剔,味覺卻逐漸退化的時代,要說薺菜糊糊、榆錢窩頭和蒸洋槐花有什么值得我念念不忘的地方,也許僅僅就是一種屬于家鄉的味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