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要完成的第一樁事情是學會游泳。怎樣才算學會游泳?我自己的定義是學會蛙泳、學會自由泳、學會蝶泳、學會蹬池壁轉身。每種動作沒有明顯的瑕疵,動作盡可能標準,每種泳姿能夠一口氣在泳池游個來回。
?目前,蛙泳已經畢業。自由泳游能游起來,但動作還不夠標準。有兩處做得不夠好的地方。一個是轉頭換氣時頭抬得過高,這樣會導致阻力增大。另一個是轉頭換氣身體側身時,腳踢水不連貫,過于僵硬,不自然。
最難掌握的是蝶泳,蝶泳是所有泳姿中公認最難的。對于蝶泳的學習,我自己覺得基本功扎實很重要。基本工扎實意味著,每個動作不用去想,就能做得標準。為此,學習蝶泳的一個多月,只練習了一個動作,蝶泳腿踢水,第二階段是練習單臂蝶泳,最后一階段是雙臂蝶泳。 對于蹬池壁轉身,每次教練帶我上課的時候,在水中練習幾次翻跟頭。自己一個人練習的時候就不練習了,因為在不熟練的情況下很容易嗆水。逐步提高翻跟頭的熟練度,能熟練翻跟頭后再訓練轉身蹬池壁。
練習策略是少量高頻,在今年5月份之前學會游泳。1~5月份每月練習15次左右(±2),每次一個小時左右,每次泳池游8圈左右。一月份每次的練習規劃是溫習蛙泳,熟練自由泳,打好蝶泳基本功。
1月7日
第一次嘗試練習蝶泳的手部動作。練習這個動作要求,雙腿夾住一塊浮板,防止腿下沉,漂浮在水面。雙手從頭部上方伸直狀態彎曲肘部,掌心下推水,推至腰部,接著雙臂移到水面上方回到初始位置。這個動作類似于武俠電視劇,武功高手打完一套武功后的收招動作。自己練習時,發現自己連浮板都夾不住,無法飄在水面上。
?游完泳回來一想,這不應該是什么難事啊。雙腳并攏時膝關節處的縫隙最小,用膝關節用力夾住浮板中間部位,然后腿不要動,讓腿自然浮在水面上,應該就能浮在水面上了。
?自由泳心得:自由泳轉頭吸完氣,通過眼睛注視池底正下方,有助于校正頭的位置。劃手轉頭換氣,是劃動的手帶動肩膀的轉動,借著肩膀的轉動帶動頭部轉動,這樣不至于頭抬得過高。轉頭換氣時頭抬得過高可能是轉頭的時機太早了,超過了肩膀的轉動幅度。
1月8日
蝶泳腿踢水挺累的,蝶泳腿踢水的整個動作是沒有停頓的,往下踢水時速度加快,踢完向上抬腳也要有一定的速度,整個過程是連續不斷的。我所在的泳池長度是33米,以往練習踢水,雖然只有33米的距離,但中間要停頓2~3次才能從這一頭踢水踢到另一頭,今天有一次練習,一口氣完成33米踢水。
看了自己游泳視屏錄像后,發現自由泳劃手時,手從空中進入水面,手是直接拍在水面上的,動作不夠優雅。我覺得抬高肘部位置,使得指尖與水面垂直,通過指尖插入水中,這樣一來,手入水的聲音要小很多。
1月9日
今天教練說我自由泳游得還不錯,意思就是沒什么大毛病。但看了自由游的視屏錄像,我覺得換氣時頭還應該再壓低一些。相較與之前,腿踢水的時候不是那么的僵硬了,但換氣時腿踢水踢著會暫停一下。今天,第一次聽教練說到自由泳也有抱水的動作,就是手臂置于頭頂上方,從伸直狀態屈肘往胸前壓水。
蝶泳嘗試“單臂蝶”就是單臂自由泳劃水換氣加踢水,很變扭。動作的要求較高、踢水兩次,一次腳掌抬出水面、另一次腳掌不出水面。劃一次自由泳的手,并轉頭吸氣。轉頭吸完氣,順勢壓胸完成一次踢水,第二次踢水腿踢出去時,劃水的手要剛好劃到大腿根部。
都說蝶泳節奏感很強,確實體會到了。我的理解是因為相較于其他泳姿,蝶泳身體各部分動作配合更充分。怎樣才能配合更充分呢?首先就是頭、手、腳各部分動作準確熟練。蝶泳整個過程中身體所有部分一直處于運動狀態,對動作的精準度較高,腳抬出水面不能太高、抬到腳掌背面剛剛離開水面。抬頭吸氣的時間比其它泳姿短暫,頭抬到下巴剛好離開水面,要完成張嘴吸氣,接著往下低頭,換氣的過程中,頭始終是保持運動狀態的。精準熟練就是所有動作都形成肌肉記憶。每個動作都練成肌肉記憶自然就形成了節奏 。
1月10日
今天練習了蝶泳手的動作,要雙手使勁壓水才能讓上半身脫離水面,蝶泳手的動作很費勁,我感覺這比蝶泳腿還要費勁。
自由泳放慢速度,轉身換氣時刻意不讓腳停下來,努力克服在換氣時踢水停頓僵硬的毛病。 單臂蝶雖然游了4圈,但沒有感覺到明顯的進步,心中有些失落。
?游完泳回來反復看教學視頻,發現單臂蝶的力量傳到是從手傳遞胸,從胸到腰,從腰再到腳,而我自己恰恰相反。下次游泳時繼續改進。
從小到大自認為是屬于缺乏運動細胞的人,所以我要學會蝶泳,用事實來打破這種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