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聽心智課
一直沒給自己確立一個flag。無論是上課時老師說的給自己立一個堅持寫作一年的flag,還是堅持組織活動的flag,再或是讀書小組,我都裝死了。因為自己還是會有恐懼,給自己找了各種各樣的借口,“怕自己實現不了”,“標榜自己是一個不輕易許諾的人”“感覺不適合自己 ”……其實都是借口。主要原因還是自己沒有弄明白立Flag的意義到底在哪里。
有用的是重復一些你可以行動的簡單原則
杏仁核的存在決定了,我們會懦弱,會跟自己商量,這是人的本性。可是絕大多數的情況下,我們想要達成的目標都不是輕輕松松,安安逸逸就能達到的。所以通常情況下做事情時,只要我們一跟自己商量事情就要黃。而為自己確立flag是解決這個問題一個行之有效的方法。
我們常常會談人生目標,談自己的夢想。一句“我是要成為海賊王的男人”就讓人聽的熱血沸騰。可是問題的關鍵在于,憑意志力或熱忱做事兒,時常會出現靠不住的情況。外界的誘惑或壓力會摧殘意志力,熱忱也有可能會隨著時間的拉長日益消亡。而flag與夢想的區別在于,flag必須可以,每天無論刮風下雨都能指引自己持續行動。
“決定自己要成為好好學英語的人”是夢想。
“決定自己要成為一個每天早起花兩個小時學習英語的人,持續半年”是flag。
Flag將夢想轉化成了每天可重復的切實可行的事。它可以規避了思考和商量的過程。
得一:做事情的原因只有一個。
所有的選擇只因一個原因。明確了一個原因之后,在做事的過程中無論遇到任何挫折或者苦難,都可以回到這個原因上,然后支持我繼續向前。 “我要成為一個每天早起花兩個小時學習英語的人”,就是行動的一個簡單的原因。而“決定自己要成為好好學英語的人”這個觀念,存在問題。首先什么叫“好好學英語”這本來就很難界定,而且最重要的是它沒辦法提供有指向性的行動,每當這個時候腦子就難免會出現商量的情況。
烏龜:由量變到質變。
Flag保證了時間的積累,半年時間即使由量變到質變的過程。
倒逼:設立外在激勵。
今天在簡書寫出了自己的flag,決定自己要成為一個每天早起花兩個小時學習英語的人,持續半年。許下的承諾,即是一種責任,對自己負責就得使命必達。在學習到一定程度后希望可以創造出一些內容,為自己設立一種激勵。
無情:使用原則來做決定(風險控制)
使用原則和享受快樂有時候是存在對立的。資源是有限的,而欲望或貪婪卻是無限的,人應該使用原則來做決定的。而違背原則與享受快樂是一種風險控制的關系。這觀點在上一篇文章有詳述,這里不再贅述。
gratitude to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