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大家好,非常感恩遇見各位,已經(jīng)和大家共同成長接近一年了。我是大家的伙伴,湯曉春,我一直覺得我的名字很普通,甚至有點女性化,但前幾天看到一位教練的自我介紹,聽完我就很開心,發(fā)現(xiàn)我名字非常好,好在哪里呢?曉春,春天的早晨,一年之計在于春,一年之計在于晨,講的就是我們的時間管理,把握最好的時光,成為更好的自己,名字很睿智嘛,所以我很開心,大家覺得呢?
? ? ? 又一個周末和大家來到我們的能量加油站,周檢視會,今天的話題,我分享的如何成為更好的自己?
? ? ? 那我先說說,在我們這個讓我們成為更好的平臺之前的我的事吧。
? ? 我是一個一直希望找到快速成為更好自己的人的方法,面對現(xiàn)實的無奈,常常也希望有一天,我能被自己的努力感動,能夠真正高效成長,享受生命。比如,我高中時全身心的備考,晚上復習到流鼻血,大學時無周末的學習雙學位,長時段的泡在圖書館,多時段的參與打工,工作后努力成為公司最專業(yè)的人等等。但我發(fā)現(xiàn),工作生活,真的沒有太大改善,有階段在證券公司,感覺都幾乎要失業(yè)了,一個月800的工資,對比我的學校,我都很是慚愧。有階段,我甚至在問,人到底活著是為了什么,這個深邃的問題,每個人終點都是一樣,那這個過程,究竟在追求什么。后來,我就開始嘗試研究西方哲學,發(fā)現(xiàn)很多理論感覺很好,但就是不能指導生活工作,后來轉(zhuǎn)而研究國學,發(fā)現(xiàn)了王陽明的心學,他的部分經(jīng)歷和我很相似,就是不斷尋找最好的方法,指導自己生活工作,他的知行合一,致良知,讓我收獲很多。結(jié)合其他書籍的觀點,我終于發(fā)現(xiàn),人活著原來不為其他,就是為了快樂,而幸福就是持久的快樂,這個就是我們?nèi)嘶钪囊饬x,享受生命,持續(xù)幸福。
? ? ? 有了這個觀念我發(fā)現(xiàn)還是不能很大程度改善我工作和生活,直到去年喜馬拉雅知識節(jié),讓我接觸了葉老師的時間管理100講,十堂課,認識了天哥,加入易效能天使班,認識了大家,真正的開始高效成長。
? ? ? 在整個天使班,我閱讀了100本左右的書籍,完成了4個主題閱讀,從讀書小白,成為一個在別人眼里閱讀的高手,不僅增加了閱讀的廣度,同時提高了閱讀的深度。在這里, 在我身體有點小問題的狀態(tài),我找到了更好的方法,從來不跑步到2個月就完成了半馬。在這里,我冥想練習8200多分鐘,很多時候我都可以不聽音樂進行冥想,精力恢復很高效。
? ? 在來到我們這個平臺,我也在一直尋找如何擁有更好的方法能夠提升自己。
? ? 我想再講講之前的案例。
? ? 有一階段,我在一個小組當教練做支持,大家都有一個比較共性的問題,就是“為什么知道這么多道理,依然過不好這一生”。我當時的建議是減少目標,集中力量做一個事情。后來我在想這里面是否有更底層的規(guī)律,能夠解釋知道道理,卻不能帶來好結(jié)果原因是什么。
? ? ? 有不少伙伴走進了線下班,線下班的福利就是每周有更多資深教練會分享給大家,其中立偉教練有個分享,說的是認知行為學的理論,即認知決定行為,行為決定結(jié)果。怎么說法呢?就是當你真正感受到了,體驗到了結(jié)果帶來的變化。你的認知改變會影響你的行為改變,進而導致你的結(jié)果也會改變。
? ? ? 比如說,之前我們和幾個客戶吃飯,中間我們大談運動帶來的好處,缺乏運動帶來的壞處,后面聊到其中一個朋友指標超標,聽到他說最近晚上還在吃粽子,我們連連搖頭,又講了一堆大道理,可他完全沒有感覺。但令人驚奇的是,當談到我三個星期前去看望糖尿病患者的親戚,看到臨床的病友截肢的場面,就這個案例卻對他有很大的觸動,他開始關心其中的細節(jié)了。我們看到有效果,就建議他可以去糖尿病的病區(qū)當一天志愿者,說完之后,他也深以為然,感覺運動很有幫助,馬上要行動起來了一樣。
? ? 在這個案例中,為什么?他知道了那么多運動的道理,卻不愿意去試試呢?用之前的理論,就是他還沒有真正達到認知這個地步,沒有感受,沒有體驗到這一個道理,后面通過糖尿病病區(qū)截肢的案例,讓他真實的感受到,認知到了,也就開始有行動,相信也會有結(jié)果。
? ? 后來立偉教練又分享了一個“成為做擁有”的一個心法。他說這是一個無敵的心法。無敵在哪里呢?他認為這是一個高效的成為更好的自己一個方法。這個理論是什么呢?想做成什么事情,我們先假設我們已經(jīng)做成了這個目標,或者完成了這個目標,或者成為了想成為的人。這時候,會帶給我們巨大的能量,同時心中會出現(xiàn),自己應該有的表現(xiàn)是什么,道理似乎都成了本來就該做的事情,類似“本自具足”。這時,任何事情我們都是在驗證,如果做成了,就說心中出來的認知是正確的,如果沒有做成,就分析一下,沒有做成這個事情的認知障礙到底在哪邊?把這個認知障礙去除,我們就能化為行動,行動就能導致我們想要的結(jié)果。我隱約覺得非常有道理,但依然不能說服自己。
? ? ? 當我遇到這個疑惑的時候,我在想是否有一個理論,真的能夠大道至簡,解釋這個問題的同同時,可以應用到其他所學的知識。這時我想到了歸納法,可以嘗試總結(jié)每一個道理背后的原理,然后把它合在一起,結(jié)果也許自然會出現(xiàn)。
? ? ? 一直聽教練說,“關注點在哪里,收獲就在哪里”,“關注就是能量 ”,說多了,以至于我也經(jīng)常說,可背后道理一直沒明白。按這個邏輯,我們是否可以繼續(xù)往前聯(lián)想,“關注就是能量”也就說關注越多,能量越多。是不是因為關注多了,事情的道理,規(guī)律更清晰所以能量來了,還是說期望的結(jié)果被更好的體驗到了,所以能量來了。我更傾向于第二種,能量來自被體驗到的結(jié)果。
? ? ? 明朝心學大師陽明先生一直說知行合一,理由是“如惡惡臭,如好好色”,我們體驗到臭味的那個剎那,我們馬上就行動逃離了,我們體驗到人美的那個剎那,我們馬上就心生喜歡。也就說知和行是本一的,是一個事情。什么事情呢,就是心動,“心之所發(fā)便是意,意之本體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 ”,這里的物可以理解為事情,事物,行為。我們可以看到,知和行都是心動的結(jié)果。心動我們可以認為是感受到,也可以說是體驗到。這個理論和認知決定行為,行為決定結(jié)果是高度吻合的。
? ? ? 前三個案例都指向了體驗,結(jié)果被體驗,被感受到,將對結(jié)果有著重要的影響,甚至可以說,體驗決定結(jié)果。那這個規(guī)律可以放在“成為做擁有”這個心法上嗎?當我們成了結(jié)果,特別是獲得了夢寐以求的夢想時,你的感受是什么,是不是一種強烈的結(jié)果體驗。這樣的體驗,會不會激發(fā)我們按著夢想中的自己去行動,擁有夢想中的結(jié)果呢。
? ? ? 1、我們經(jīng)常聽到,目標越清晰,越容易實現(xiàn)。是不是也在說,對目標結(jié)果的體驗越深刻,越容易實現(xiàn)結(jié)果。
? ? ? 2、吸引力法則,關注什么,獲得什么,是不是對關注結(jié)果體驗越多,越容易獲得結(jié)果呢。
? ? 3、教會別人是最好的學習,是不是也是類似一種“成為做擁有”的形式呢,在教的過程中,一種心理暗示就是你已經(jīng)完全掌握了該理論,這就是在體驗“成為”完全掌握理論。體驗越深刻,學習越快速。
? ? ? 似乎我能想到的理論,都是符合這個理論的,對結(jié)果的體驗程度,決定了結(jié)果的發(fā)生,簡單而深刻。
? ? ? 以上是體驗決定結(jié)果,快速成長的理論成型的過程。
? ? ? 如果大家認可體驗決定結(jié)果,我們做事的很多重點要改變了。比如講課的時候,需要關注聽眾的實際的情況,不在以內(nèi)容為主,而要以聽眾的體驗為主,案例,道理,都要盡可能能對聽眾有觸動,對聽眾的觸動越深刻,越能獲得好的效果。再比如,我們決定做某事,最重要的不是找方法做成這個事情,而變成如何才能對做成這個結(jié)果的體驗更深刻,因為體驗決定結(jié)果。
? ? ? 下面我們來分析,如何才能提高對結(jié)果的體驗,促成結(jié)果的落地,成為更好的自己呢?
? ? 可能的方法有以下幾個:
一,信心 。信心最大的好處就是加深對結(jié)果的體驗,沒信心就是削弱對結(jié)果的體驗。由此我們可以看到,信心并不是說你真正能做到,而變成了一個技術性的一個方法,不論做不做得到,對自己有信心,都會出促成對結(jié)果的體驗,體驗越深刻,結(jié)果越容易發(fā)生。
二,構(gòu)建出獲得結(jié)果時的體驗。越能做到這一點,越能促進結(jié)果的發(fā)生。比如說我自己走進下課,就覺得受益非常多,那為什么葉老師的反響這么好,原因在于他提供了一種完成結(jié)果的深刻體驗,他講的環(huán)球旅行,深情并茂,PPT給我們看到的是完全不一樣的世界,讓我們切實體驗到按照易效能方法實現(xiàn)夢想的可能,這也促進了線下班很多學員的能力,比如我們同班的同學上完線下班獲得3倍收入的提高等等。
三,用完成細分小目標的體驗促進對大目標的體驗,幫助完成大目標。這一點非常重要,是我以前做的非常不到位的地方,就是易效能中將項目分解落地成具體的行為。這一點重要的原因在于,之前想象的畢竟是短期的,僅存在于腦海中。而大目標相關的小目標的完成,只能深刻的體驗到大目標完成的體驗,同時因為是真實的,他還能持續(xù)不斷的產(chǎn)生這種體驗。這對大目標的落地尤為重要。這也可能是線下班學習of 日歷等工具后,很多人能夠出成果的原因。
四,以教促學,更好的體驗成功后的感覺。遇到一個剛學的知識,如果大家有機會,可以用這種知識介紹給周邊的人。那你用教的心態(tài)和別人溝通的時候,能夠快速獲得激勵,更系統(tǒng)的看問題,加深體驗,快速學會一個知識。
五,反思,強化體驗。我們的日檢視,周檢視,月檢視。關于沒做成的,我原先認為怎樣做可以做成這件事,實際發(fā)生了,為什么會有誤差,原因在哪里,我下次如何規(guī)避這個缺陷,這其實對問題事件的體驗,更好的成長。
六,付出。當我們付出越多,體驗越深刻。為什么免費的東西大家都不珍惜,因為免費,會讓人不重視,越是不重視對結(jié)果的體驗越差。為什么天哥愿意付8800學習吳棟老師的跑步,為什么加入到線下班的學員,容易出成果,原因可能也在這。
七,輸出。平時多分享,多分享就是在強化體驗。今年,我從原來完全不跑步,到兩個月完成半馬,其中分享付出,功勞功不可沒,極大的促進了我對正確跑步的體驗,讓我實現(xiàn)了快速提升。
? ? 以上就是我想到的關于如何通過加深體驗,成為更好的自己的方法介紹,希望對大家有幫助,感恩遇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