彈幕:大量以字幕彈(tán)出形式顯示的評論同時在屏幕上飄過的現象被稱為彈幕(來自百度百科)。
這東西對我來說非常陌生。我直到寫這篇文章的時候,在輸入法的提醒下才知道應該讀danmu,而我之前一直稱呼它為tanmu。
昨天看一個很喜歡的節目:《夢想改造家》,我突發奇想,決定開著彈幕,然后就接受了一場精神的洗禮。我頭一次發現,人和人之間的差距真的好大,大家只是外表像同一個物種,其實真的不是。
以下是吐槽部分,可以跳過不看。
房屋裝修階段,一般彈出來的都是對裝修費用的猜測,這個比較正常,但是經常就飄過“我偷偷告訴你,我裝修了120平花了20W”,這種話完全不知道打字的人想表達什么意思,是想說你裝修便宜了?貴了?還是覺得自己賺了?你地名都不說一下,我們連了解你們家物價水平這點收獲都得不到。你唯一帶給我的,就是你打的字,擋著我看節目了……
到了驗房的時候,更是群魔亂舞。
因為驗房時女婿沒怎么說話,于是滿屏都是“入贅,不說話,沒地位”、“入贅,不說話,有自知之明”之類的,接著就有人彈幕說“老子就是入贅的,特別有錢”,還有好幾個人說“我就是這家女婿”……立邦精心準備的廣告大片,被一大群真假贅婿生生的搞成了家庭倫理節目。
還有就是非常多的人擔心“這么多燈,電費一定很高…”。設計師用神奇的手段將危樓一般的房子改造成豪華別墅,這么多可驚嘆的地方你都沒關注,你居然只關心電費,我深深感覺到了中國網民生存的艱難,兄弟,你的電腦也挺費電的,關了吧。
吐槽完畢,居然還有些感想。
一、你無法理解很多人,同樣無法說服很多人
彈幕讓我明白,順暢溝通真的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大家的成長經歷不同,所以個人內部的操作系統就不一樣,同一個事,我看到了設計師的技巧,他看了家庭內部的層級關系。嚴格說起來,這兩者也并沒有高下對錯之分,最多是人家“視角犀利”罷了。
所以工作、生活中遇到一個能聊得來的人,要珍惜。碰到了那種不論怎么說也沒給你想要的回應的人,你怎么講道理也說服不了的人,這很正常。
二、我越發相信,互聯網以后是社群經濟的時代
對于這種無法理解也無法說服的人,我能想到的就是把自己和他們隔開,大家最好不相見,不然又是彼此傷害。工作中我們無法完全做到,但是在網上就比較輕松了。
很多人覺得互聯網時代是更開放的時代,其實不是。我們的世界在物理上更開放,但精神上更加封閉,我們舍棄了無法溝通的親人,轉而去交往和自己有著公共愛好、想法的人,他可能是中國人,或者美國人,甚至可能都不是人(不開玩笑,你了解一下圖靈測試的概念就知道了)。
人們會建立互聯網上的國度,用內容作為國界對人群進行篩選。嗶哩嗶哩就是典型代表,想要成為會員,不單單是手機號+驗證碼,你還要回答很多二次元題目,靠著萬能的百度我才成功,但成為會員后我并沒有得到更多的樂趣,因為網站中絕大部分內容是針對真的知道答案的那群人的,他們才是國民,我只是游客。
經歷過彈幕的洗禮后,我居然想通了一個道理,還堅定了一個想法,這也算是塞翁失馬了。
推薦你也嘗試一下彈幕版的《夢想改造家》,忠告如下:電腦是自己的,砸之前要想清楚。
版權聲明:隨便轉,別客氣
圖片來自:南方都市報
作者:張東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