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定時定量碼字,堅持日更,第3篇
圖片來源優美圖,向原圖作者致謝。
《觸龍說趙太后》中有一句: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
原文:
左師公曰:“老臣賤息舒祺,最少,不肖;而臣衰,竊愛憐之。愿令得補黑衣之數,以衛王宮。沒死以聞。”太后曰:“敬諾。年幾何矣?”對曰:“十五歲矣。雖少,愿及未填溝壑而托之。”太后曰:“丈夫亦愛憐其少于乎?”對曰:“甚于婦人。”太后笑曰:“婦人異甚。”對曰:“老臣竊以為媼之愛燕后,賢于長安君。”曰:“君過矣!不若長安君之甚。”左師公曰:“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媼之送燕后也,持其踵為之泣,念悲其遠也,亦哀之矣。已行,非弗思也,祭祀必祝之,祝曰:‘必勿使反。’豈非計久長有子孫相繼為王也哉?”太后曰:“然。”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身為父母,都要為孩子做長遠打算,讓孩子獲得競爭的資本,在競爭中利于不敗之地。
我們能為孩子做的最長遠的打算是什么?
存錢?買房子?鋪路?開公司?
我想這些都不能算是最長遠的打算,而且并不是所有家庭都能為孩子存錢買房子鋪路開公司的。
我想,我們能為孩子做的最長遠的打算就是培養孩子閱讀的習慣,讀書的興趣。
我是一個媽媽,最最普通的媽媽。我能為孩子想的最遠的就是讓她從小愛上書,和書做朋友。
給孩子買書的錢,我有大把,怎么樣,夠豪氣吧!當然,我也只能在買書上豪氣,買別的,可豪氣不起來。
培養孩子讀書的習慣,可不是用嘴說就行得通的,也不是買回一堆書就算盡心盡職了。你得自己做榜樣,常常與書為伴。朗讀、背誦、講故事,都是很不錯的親子活動。
今晚坐在電腦前碼字的我,沒怎么注意挨在身旁的小寶寶。口渴了,我下了書桌去喝水。喝完水正想回書桌碼字,一回頭看見了躺在沙發上,口里念念有詞的小寶寶。
這一幕,讓我很欣慰。小寶寶四歲,并不認字,可是她喜歡看著繪本里的圖畫講故事:小兔子生氣了、小豬給小熊送了什么禮物、小青蛙要回家、小貍貓害羞不敢出來玩……
自說自話,書一本一本地翻,故事一個一個地講。講完了,還要跟我討論一下,總是問為什么呢?為什么呢?為什么呢……
我與絕大多數忙碌的媽媽一樣,工作日幾乎沒有陪伴孩子的機會。每天,我只有一個小時陪伴孩子,而且是在晚間21點到22點。其實這個時間孩子是需要睡眠的,可是小寶寶習慣了等我回家,從來沒在22點前睡著過。
沒有時間陪伴孩子,又耽誤孩子睡覺的時間,我總是深深自責。所以,我就利用這個時間陪孩子看書、講故事,一定要培養孩子閱讀的習慣、愛書的興趣。
我總是刻意對寶寶說:“快去找你的好朋友吧,它們等你好久了。”這個好朋友就是書,是的,我是刻意這么說的。我得讓寶寶知道,書是她的好朋友,好朋友要天天見面,天天在一起。
寶寶很愛護這些好朋友,每一本書都保護得像剛買的一樣。大家肯定都為孩子買了很多書,現在就要看看這些書是完好無損,還是被畫得亂七八糟、撕得東零西落、丟得鋪天蓋地?
書買回來了,一定要愛惜,一定不能亂涂亂畫、缺頁卷角、臟亂不堪。
我們家的書柜,底下兩層都是給寶寶放書的。每次看書都是自己去拿,看完了自己放回去。一開始我會整理,可是寶寶覺得我整理的方式她不喜歡,就自己動手給書擺造型。
當然也會有擺得亂七八糟的時候,可是再亂也是在書柜里躺著,不會丟到別的地方去。所以,一定要給寶寶的書安個家,最好有個書柜。
寶寶愛看書,自然就不會看電視。電視這個東西對孩子的成長影響太壞了。
我曾坐下來看某一部動畫片,真不明白這種充滿暴力、粗俗的動畫片是怎么通過審核上電視的。孩子看了這些動畫片,學會了指著同伴的鼻子罵人、學會了雙手叉腰說自己是最厲害的、學會了大吼大叫。
當然也有好的動畫片,那只粉紅色的小豬就很不錯。可是好的動畫片太少了,孩子們還是少看為妙。
還是讓孩子翻書吧!身在教育界,我能感受到教育競爭越來越激烈,如果我們的孩子要在激烈的競爭中不被淘汰的話,我只能想到這一個辦法了。
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翻書吧,孩子。
“此文章為 新西蘭移民動態? 原創,特此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