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學以優異成績榮獲當地高考狀元,并被清華大學錄取。他的筆記本和草稿本立刻被學弟、學妹們爭相復印。大家都想通過這些材料從這位學長身上尋覓到成功的“密碼”。但是,他說:“復印我的筆記本、草稿本的意義不大,這只是我多年習慣使然。與其復印這些資料,還不如下決心從高一開始去培養一兩個好的學習習慣。”所以,我們不要盲目地羨慕他人的成功,而要探求成功背后的諸多良好習慣。好習慣就像美好的種子,我們該考慮的是如何讓它生根、發芽、開花、結果。
今天我跟大家交流的主要問題就是“如何促進學生好習慣的養成”。
一、班級問題呈現:
送完初四,又接手新的一級,最初的忙亂,一定會暴露出很多的問題:如軍訓期間,家長不按要求接送孩子的問題,導致我們班一票否決;如三番五次強調的早到校問題,仍然還是有部分家長不定期地給班級減分;如做操升旗了,還在教室里著急找手套的現象;如上課過程中聽著課就開了小差,或者做起了“手工維修”;再如作業寫不全、課本或者試卷、資料帶不全等現象……
其實,這都根源于學生剛剛進入一個新的環境,對學校的規章制度不熟悉,缺乏自律意識,目標性不強,尤其是把小學中懶散的學習狀態和習慣,帶到了初中。
通過近段時間不同形式的家訪,也了解到在家里出現的習慣問題。例如:1、一邊做作業,還一邊吃東西或一邊看電視,一心二用;2、沒有養成記事本記錄每天要做的作業題的習慣;3、家庭沒有制定出嚴格的作息時間表,導致孩子學習和做作業沒有時間觀念,拖拖拉拉,效率低下;4、在學習和做作業時,不認真,不專心,審題不嚴,書寫不工整;5、沒有整理書桌用品和收拾書包的習慣;6、缺乏獨立思考的解題能力,遇到問題就逃避、放棄的習慣。
當然這些問題在我的禾田身上,也是存在。有時候,看到她在寫作業,也總會獻殷勤似的,遞過一個果盤,所以,像我這樣的家長可能不在少數。我也在反思,這些小的細節,是不是無意識地破壞孩子好習慣地養成?
二、習慣的重要性:習慣是什么?習慣是一種看不見的力量,是在不知不覺當中養成的,學生學習成績的好與壞,不僅與學生的智力有關,更重要的還是與良好學習習慣有關。中國著名教育家葉圣陶說過:教育是什么?就單方面講,只須一句話,就是要養成良好的習慣。英國哲學家培根更是主張,人自幼就應該通過完美的教育,去建立一種良好的習慣。因為這種頑強而巨大的力量,可以主宰人生。三、習慣的養成:世界上沒有什么是完美的,但我們可以去努力。
德國哲學家雅思貝爾斯說:“教育就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云推動另一朵云,一個靈魂召喚另一個靈魂。”對于初一學生來講,習慣主要有分兩大類,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
(一)學習習慣:
1、我認為學習上最重要的習慣,逃不過“認真”二字。散養了五年的禾田,身上小毛病雜多,但從進校門第一天起,我就只給她提了一個要求,就是認真。
在班級管理中,我主要是通過課堂來抓學生“認真”習慣的養成,如,認真預習的習慣,認真聽課的習慣,認真記筆記的習慣,認真觀察每一道數學題正負號的習慣,認真聆聽學科老師講話的習慣,認真完成作業的習慣等。
2、利用學習方式培訓課,強化各種習慣:課前準備的習慣、大聲發言的習慣、小組有效合作的習慣等。
3、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習慣古人尚且知道“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讓孩子學會學習遠比單純告訴他知識更重要。作業要按時獨立完成。至于實在有難度的題,可以給學生提供思路,啟發孩子去思考,不告訴學生答案,促使他們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
4、養成每天記作業的習慣。一個學生每天如果能養成記下教師布置的作業并持之以恒地堅持下去,意味著他學會了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他的人生也就有了一個良好的開端。也方便家長了解作業情況,進行檢查。一開始家長是每天檢查孩子的記錄情況,看記得是否認真,有沒有記,堅持一段時間后,就改為不不定期地抽查一下。5、養成做完作業,自己檢查的習慣。學生做完作業后,督促孩子在空余的時間里做自我檢查。發展學生的自學能力,減少對老師的依賴,增加獨立性。如數學,看計算是否準確,單位換算有沒有錯誤,訓練孩子自己去發現問題,然后去訂正過來;作文修改等。
6、及時復習整理歸納的習慣。“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進步就在不斷地積累、儲備之中實現的。
(二)生活習慣:1、有計劃的習慣,該做的事情,有安排、有措施、有步驟。比如我們班董祥婧同學的計劃表是這樣安排的:1、晨讀:5:20起床,5:30—6:20自由背2、零碎小事情:(1)5道數學題;(2)閱讀英語和語文;(3)練聽力;(4)2天復習一門副科,2套語文題愛玩是孩子的天性,我們需要讓孩子養成了什么時候學習,什么時候玩的習慣,勞逸結合,才會事半功倍。
2、做完作業后,整理書桌、書包的習慣,讓孩子從細節學會面對生活,學會對自己的事情負責。
3、堅持鍛煉身體的習慣,做一些適合的運動,長期堅持,以達到強健體魄、促進心智發晨的效果。
4、講究衛生的習慣,千干凈凈迎接每一天。
5、保持微笑的習慣,微笑代表的是一種友善,是一種學習的自信。嘴角上揚,每天給自己一個好心情。
孩子們成長的過程就像在“尋寶”,每一個好習慣都是最珍貴的寶貝。“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少年時期養成的習慣就像人的天性一樣牢固,很難改變。所以,“與其給孩子金山,銀山,不如給孩子好習慣。”
總之,在近三個月的初中生活中,“風華7班”的孩子們,都在慢慢成長,認真做事,學風濃,班風正。“向優秀學習”“向優秀靠近”“每天進步一點點,讓優秀成為一種習慣”已漸漸成為每一個孩子的自我要求。在接下來的班級管理中,我會繼續從當下做起,抓好點滴,帶領學生一起努力摒棄“雜草”,用好習慣去贏取美好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