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辣滾燙》中的疑惑
大年初三去萬達影城看了賈玲導演、主演的勵志電影《熱辣滾燙》。
不得不說,電影確實很煽情,一到關(guān)鍵節(jié)點,大大的特寫鏡頭就沖擊著觀眾的視網(wǎng)膜,或者是眼睛,或者是握緊的拳頭;與情境完美切合的音樂就會響起,讓你不覺也有了滾燙的情緒,甚至是熱辣的流淚。
不說別的,影片中的樂瑩確實比較勵志。有毅力,有恒心。原先這么胖,像行尸走肉一樣活著,但發(fā)起狠來也是前所未有的,減肥、打拳、比賽,她一步步蛻變。樂瑩的華麗轉(zhuǎn)身告訴我們:沒有什么是不可能發(fā)生的,只要你想。
當然,飾演樂瑩的大導演賈玲也同樣值得我們豎大拇指。一年時間,減了一百來斤呀。一袋水泥呀,老沉了;我們平常吃的饅頭一般是5個一斤,那就要500多個饅頭的重量呀。能減下來,即便是有再多人幫助,即便是有幾十個人的減肥團隊在伺候著她,畢竟是她要通過強度運動、控制飲食,自己在減肥。這毅力,想一想就不是一般人能具有的。想一想,她減肥過程中運動流下的汗估計要有幾千斤吧。
當你揮汗如雨,氣喘吁吁,感覺就要累癱了、累暈了的時候,想想賈玲的一百斤,估計你就會迸發(fā)出咬牙切齒的堅持下去的力量了吧。
但是,我還有想說的話,因為我是生活在現(xiàn)實中的活生生的普通人。
首先,女主角杜樂瑩的設定讓人不那么舒服,其人生軌跡好像也不是很合乎邏輯。你看,她32歲的時候已經(jīng)在家宅了十年。也就是說她18歲上大學,22大學畢業(yè),應該不是研究生學歷。看影片描述,她大學畢業(yè)的生活基本上就是和閨蜜吃吃喝喝,和男朋友卿卿我我,和父母橫眉冷對,和妹妹冷嘲熱諷。十年呀,人一輩子有幾個十年,這十年足以改變一個人,也足以決定一個人,讓一個人的脾氣性格、做事風格、行為標準定型。是不是也可以這樣說,32歲的樂瑩其實人生已經(jīng)定型了,要想讓她改變也不是不可能,除非有生離死別這樣的大事情,才有可能讓她覺醒。但是,影片中設定的她改變的條件是什么呢?被妹妹埋汰,還轉(zhuǎn)讓了房屋所有權(quán);被閨蜜橫刀奪愛,搶了自己的男朋友;被看似初出茅廬的表妹算計了一把;被帥氣的男朋友昊坤睡了又甩了,丟了色,虧了錢(5000元買通何坤)。這些也確實夠慘的,但在現(xiàn)實生活中,好像還不足以讓一個堅持了十年壞習慣的人覺醒吧。
其次,杜樂瑩怎么遇到的人都那么渣呢?算計別人,不懷好意,自私自利。你數(shù)一數(shù),她身邊有正能量的人嗎?除了她父母是真正關(guān)心她,魚店老板色膽包天、看似一本正經(jīng)的昊坤騙色騙感情、貼心的閨蜜奪人所愛,單純無知的表妹心機頗深……這個社會怎么這樣呢?這個社會是這樣嗎?
再有,我就是感覺昊坤的變化太突然,原先是一個有夢想的人,但這種夢想竟然經(jīng)不起3萬元的打擊,這好像也說不過去。他如果是花心之人,面對健身房前臺的癡心,他怎會無動于衷?又怎會不學學何坤挖掘潛在客戶的本領(lǐng)而淪落到要被老板辭退的地步?
最后,我還有這樣一個疑問:設置讓樂瑩參加拳擊比賽并打滿全場,到底有什么現(xiàn)實意義?可能很多觀眾會說,不是演了嘛!贏一次。設想一下,在現(xiàn)實生活中,有這么一個混吃等死的胖子,大家都瞧不起她,埋汰她,欺負她,欺騙她。然后她受到了強烈的刺激,感覺再也不能這樣活,于是她學拳擊,打拳賽,證明自己,證明什么呢?她辭了服務員的工作,專心全職全天候?qū)W拳、打拳,她怎么生活?還不是要靠父母接濟,這同樣是啃老呀?她已經(jīng)32了。當然,打完拳賽,她意志更堅定了,更有自信了,看社會、看他人也更能睜大眼睛了。但是,然后呢?她總要走出封閉,走向社會,去工作呀。不過,影片一直到最后,樂瑩說話還是那么輕聲細語。
當然,我們觀眾自然可以設想,或者說暢想一番:樂瑩打完拳賽之后會找什么工作謀生呢?你別說,還真不好猜。影片好像沒有提到樂瑩大學學的什么專業(yè)吧。樂瑩的人生經(jīng)歷是不是也在暗示我們:大學學什么專業(yè)不重要,重要的是要覺醒,要堅持,要學會辨別你身邊的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