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西方情人節,又是單身汪被虐的日子。作為資深單身汪,我下班后就靜靜地回家安靜的啃我的面包了。不過情人節好多年,其實也沒什么感覺了,只是也不想出去被虐,還是安靜地躺著自我療傷吧。
回到家看了個TED分享視頻《90后大數據愛情攻略》,大致是從心理學的角度來分析找到幸福的愛情,應該知道的5件事情。其中一點是說,在如何定義愛情方面,引用了Robert Sternberg 提出來的,愛情是一個故事。也就是說,在這個愛情故事里,當你扮演自己最喜歡的愛情角色時,你就可以成為最好的自己,這時你就最容易吸引到真愛。
其實,我蠻喜歡這個提法的。不是每個人的愛情都可以成為一個故事,而是愛情本身就是一個故事。如果一個美好的愛情故事,讓自己成為更好的自己,那本身就是一個美好浪漫的情景。只是大多時候,我們談論愛情,并不清楚本身自己在這個故事里扮演什么樣的角色。好的演員應該是能夠圍繞故事的中心展露情感和表情的,該開心的時候絕不矯情,該難受的時候絕不假言歡笑。但有時候,我覺得自己大多數不清楚自己應該要扮演的角色,更談不上喜歡不喜歡。因為,現實中,已經很少人跟我談愛情了。現在大多數人跟我談的是婚姻。我時常覺得婚姻應該和愛情劃等號的,但是現實是,所有的人都告訴你,不要想愛情,能結婚就行。這是高齡剩女的悲哀。而婚姻代表著責任和倫理,至少在老一輩的眼里,不結婚就代表著不孝,我實在無法理解父輩的想法,但是我又無法批斗他們的想法,我知道他們的難受和痛苦,但是有時候我掙扎著不要因為為了盡孝而斷送自己的余生幸福,但是有時候又害怕這樣讓他們痛苦。人生太短暫,婚姻只不過是其中的一部分,或許還是我太自私。這個婚姻的故事里,我想自己是自己故事的導演。
也不是沒有談過戀愛,曾經年少青蔥時,也覺得愛情轟轟烈烈,愛的痛不欲生,會無法自拔,但其實是,時間是最好的遺忘藥,沒有什么是時間能夠留下的。現在的狀態是,過去的已經是過去的,該來的不知道什么時候來,所以一直平淡過好自己。隨著歲月漸長,不再追求婚姻的形式,愛情的短淺,只是覺得,能夠安靜地陪伴,相生相依就好。
如果愛情是一個故事,那么,該發生的終究還是會發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