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重聲明:文章系原創首發,文責自負。
本文參與書香瀾夢第49期“風”專題活動。
最近,在城南采訪,聽到了一個關于“風婆娘”的故事。
三十年前的城南巴黎城還是一個小縣城邊上的農村。
由于緊鄰縣城,所以,被人們稱道為“城角落”,更有個說法是,“三百畝地抵不上一個城角落。”所以,許多人都挖空心思,想方設法來城南巴黎城落戶。
在城南的巴黎城,有一戶人家,生養了一個獨女。該女子從小就瘋瘋顛顛的,人們送她一個外號“風婆娘”,意思是,做事說話“風風火火”,暗示為“瘋瘋顛顛”,大家甚至忘記了她的真實名字。
這樣的女孩子,在城南巴黎城根本找不到對象。所以,“風婆娘”的父母十分著急。
然而,著急歸著急,婚姻大事誰也不敢當兒戲,媒人介紹了許多的男孩子,男孩子的家人一打聽到這種情況,相親的事未談,就先推了。
隨著時間的推移,甚至媒婆也不樂意來攬這個活兒了。
這可急壞了“風婆娘”父母,只能拜托親朋好友幫忙物色一個對象。
說來也巧,“風婆娘”的媽媽的娘家,有個遠房親戚的外孫,從小因父母早逝,成了孤兒,全靠這個遠房親戚幫助撫養成人。
如今,已經年過三十,至今未找到對象。其實,這個小伙子人高馬大,長相出眾,帥小伙一個。
由于特殊的家庭背景,人家姑娘一聽說是個孤兒,將來連個帶孩子的長輩都沒有,談一個,一旦了解情況后,就會告吹。
聽到“風婆娘”母親的拜托,幫忙找個女婿,對這個遠房親戚來說,就是“打瞌睡送來了一個枕頭”,立即把這個外孫介紹給了“風婆娘”母親。
當這個遠房親戚的外孫與“風婆娘”和她父母見面后,似乎冥冥之中有種情絲相牽著。
無論是遠房親戚的外孫,還是“風婆娘”本人,倆人就像觸電一樣,立刻喜歡上了對方,而“風婆娘”的父母更是喜上了眉梢。
說來更巧,雙方見面沒幾次,就相約去民政局領了結婚證。當領好結婚證的第二天,小伙子就把戶口遷到丈母娘家來了。緊接著,所在的巴黎城給小伙子落實相關政策,分田地,該有的一個不少,不該有的,也爭取了不少。此時,大家鄉里鄉親的,畢竟都同情“風婆娘”一家。
“風婆娘”結婚的第二年,她懷孕了,十月懷胎,生了一個白白胖胖的小伙子。而坐月子的“風婆娘”,竟然通過生育過程,不再“瘋瘋顛顛”,人也長得漂亮了。
結婚后的第三年,夫妻倆因城南改造工程,丟了土地,被政府征用,落實政策,安排到家附近的一家企業上班,并分得一套帶小院的公寓。
當一家人正和和美美過著幸福的小日子的時候,意想不到的事情還是發現了。
首先是,“風婆娘”的父母相繼早逝。隨后,孩子和丈夫因意外的車禍不幸身亡。
“風婆娘”經不起這接二連三的失去親人的痛苦和打擊,在孩子和丈夫出車禍的第二天,也徹底的瘋了。第三天,人們就沒有看到她,第四天,第五天,……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一直未見到“風婆娘”,只是偶爾成為人們的飯后談資。再后來,人們徹底把她忘記了。
直到我們來到了城南巴黎城,搞采訪調查時,人們才又想起了“風婆娘”,向我們介紹了她的悲慘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