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門左拐:
我的寫作心得
上篇文章談了我對寫作的一些認識,這篇文章繼續聊一下我現階段的一些寫作心得。最近在《得到》上聽到一篇吳軍老師談寫作的文章,深以為然,對照這篇文章,同時結合我的一些經驗,分4個步驟介紹一下我的寫作流程。
1 選題
選題不分好壞,只看適不適合。那對于一個程序員,什么是適合的選題?在我看來,至少要滿足兩個條件:第一,感興趣的,第二,有一些實踐經驗。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也會激發你最大的熱情。有了興趣的指引,你才能投入百分之百的熱情,堅持不懈的探尋答案,并且做到精益求精。如果少了興趣,寫出來的文章往往平淡無味,并且更大的可能是半途而廢。除了興趣,有一些相關的實踐經驗也是不可或缺的。古人云,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王陽明也說,知行合一。讀再多書,看再多文章,如果不動手實踐一番,那還是別人的知識,寫出來的文章也至多只能算是人云亦云。
2 準備
確定主題之后,下一步就是做一些準備工作,俗稱做功課。就寫博客而言,我一般至少提前一周開始準備。準備的內容包括:
- 擬定文章標題和大綱。這是第一步也是最關鍵的一步。一個好的標題應該明確的告知讀者文章的目的,這樣既能夠有效的吸引目標讀者,也能夠提前篩選掉不適合的讀者。大綱劃定了文章的廣度,同時也描繪了文章的邏輯結構。比如那個著名的把大象放進冰箱的實驗,大綱就是3句話,第一,打開冰箱門,第二,把大象放進冰箱,第三,關上冰箱門。
復讀先前收藏的文章和記錄的筆記,再加一些擴展閱讀。還記得上篇文章我說的寫作的第一個好處嗎?復讀也是一個溫故知新的過程。同一篇文章,第一次讀和第二次讀往往會有不同的收獲,也可能激發一些新的思考。除此之外,圍繞上一步擬定的標題和大綱,針對一些不確定的點,再找一些相關材料進行學習和求證,需要的話,可以再補做一些實驗。
總結現有的實踐經驗。從理解到實踐是一次知行升級,從實踐到寫作又是一次知行升級。圍繞寫作這個目的,往往需要對先前的實踐成果進行總結和加工,配以一些必要的圖表,幫助讀者更容易的理解你想表達的意思。
3 寫作
做了一定的準備之后,就可以開始寫作了。但有一點切記,準備永遠是不夠的。新手寫作,往往在準備的階段停留太久,以至于準備到最后就不了了之。有了第一步的大綱和第二步的素材,真正的寫作相對就會容易一些。寫作的過程就是通過合理的組織文字和素材,達成你寫當下這篇文章的目的。寫作的技巧有很多,對我而言,最實用的兩條是:第一,Write like you talk,第二,寫完一句再寫下一句。這里就不展開解釋了,留給你自己理解。
4 傳播
如果你跟我一樣,想通過寫作提升自己的影響力,那么最后一步傳播是必不可少的,畢竟在知識大爆炸的時代,酒香也怕巷子深。我目前用到的傳播手段比較簡單,除了個人站點之外,主要還是個人投稿(比如掘金,SegmentFault,CSDN等)和偶爾的第三方約稿。未來,等多一些積累,我可能會開設自己的公眾號。如果你對我的文章感興趣,也歡迎在我的留言板留言約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