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壓力大是現在人們工作的一個常態,工作時間長,工作強度高,會讓人真的感覺有一座大山壓在頭上。白天的工作時間沒能把工作做完,晚上還得加班,有人在單位加班,有人干脆把工作帶回家,可是怎樣才能不把工作中的壓力帶回家呢?
美國的一項調查發現,工作和錢是人們最常見的壓力來源,而根據英國的一項研究,英國的員工請病假的理由43%都與壓力有關。壓力會帶來各種負面的情緒,像焦躁、憤怒、愛生氣等,但如果把這些負面的情緒帶回家,就會引發更多的問題。
比如你在公司已經很累了,回家之后呢,要是再把工作中的種種不快和另一半兒吐槽,另一半又很不想聽,你泄壓不成,反而把對方惹生氣了,那你就會更累,怎樣改變這種糟糕的狀態呢?給你提供三種方法。
第一種方法是限制工作時間和地點。
很多人都會有工作和生活分界限模糊的問題,感覺自己一直在工作,即使休息日在家也享受不到放松。最理想化的建議就是,除非特殊情況,否則就不在家里工作,而且要把與工作相關的文件統統留在辦公室里。
如果不得不在家工作,那怎么辦呢?建議你劃出一塊特定區域,只在這塊區域內工作,比如,你要是把書桌劃定成專屬工作區域,那就只能在書桌前工作,像是坐在沙發上回郵件,躺在床上處理工作,這些堅決禁止。這樣一來,你慢慢就會形成一個習慣,走進工作區域,就高效完成工作,走出工作區域,在精神上就完全從工作中解脫出來。
此外,還要設定陪家人的時間,不管是一個小時還是兩個小時,每天指定一段時間全身心的去陪伴家人,促進家庭和諧,家里有寶寶的尤其要做到這一點,讓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溫暖。
第二種方法是設置一個結束工作的信號。
建立一個反射機制,是設定自己專屬工作狀態的關鍵。有時候你的大腦需要一個信號,讓自己結束工作狀態,開始家庭狀態,單純的告訴自己“下班了”作用可能不大,最劃算的做法就是這個信號本身就能讓你放松,比如,下班路上聽聽音樂,或者進行一些能讓自己放松的行為,像運動或者冥想。到家之后陪愛人聊聊天,和孩子一起讀個繪本,編個故事等等。只要這件事兒能讓你放松,你就堅持去做,這樣你就會很快進入一個放松的狀態。
第三種方法是為自己設置一個第三空間。
當我們有了家庭之后,我們就容易一直圍著工作和家庭轉,生活中除了工作職責就是家庭責任,時間久了,也是會感到壓抑,思維也會受到影響。這個時候應該設置一個區別于工作和家庭以外的第三空間,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讓自己喘口氣。比如,比較宅的朋友,可以玩玩自己喜歡的游戲,或者拼個喜歡的模型,看本喜歡的書;比較外向的朋友,可以定期和朋友聚會聊天,或者去咖啡館兒、跑步、參加各種各樣的興趣活動等等。
伴侶之間也應該彼此允許對方擁有這樣的第三空間,這些區別于工作和家庭生活之外的事情,平心靜氣的狀態也會讓你獲得更多的靈感,找到更好的狀態,對工作、于家庭都是會有積極的幫助的。
除了以上三種方法之外,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還有另外兩點建議。
首先,養成良好的手機使用習慣,區分開手機的工作時間和私人時間,到家之后就盡量不要再去理會工作相關的電話,白天工作高效一些,工作也就不會帶回家了,當然,這里還會有特殊原因,這個只能變通一下了。還有,睡前一個小時不要用手機,否則會影響睡眠,這個時間做些放松大腦的活動,比如冥想或讀書。
其次,不要把自己所有的壓力全部施加在你的伴侶一個人身上,可以找好朋友和前輩來形成自己的一個精神支持網絡,這樣不僅把壓力進行了分散釋放,而且為你出謀劃策的人也會很多,也許某個人的一句話,就會為你提供很好的思路,而如果只和伴侶說,就不會有這樣的效果,畢竟兩個人生活在一起,認知以及思維模式都會很像,這是不利于開闊思維的。
總結一下,如何不把工作壓力帶回家。
001 ?可以試著把工作完全留在公司里,如果實在需要在家工作,就在家里劃定一個專門的工作區域,只在這個區域內工作,并且留出特定時間來專心陪伴家人。
002 ?給自己設置一個結束工作的條件反射信號,比如聽音樂或者做運動,這件事情做完了就切換到家庭狀態。
003 ?給自己設置家庭和工作以外的第三空間,去發展愛好,放松心情。
劃定工作和生活的分界線,核心在于狀態的轉換,你應該試著為自己設定一個工作狀態,可以用特定的方法迅速進入狀態,也可以迅速離開,想方設法讓自己做一個工作高效也擁有愜意生活的人。
愿你努力工作,也好好享受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