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看《夏至未至》的那年我17歲,第二次看我已經20歲,在我21歲的時候,四爺的這部悲情浪漫被拍成了電視劇。
我一直稱郭敬明的小說是最悲劇的浪漫,摒棄了中國傳統文學中大團圓的結局,也讓人猜想不到最后曲終人散的傷感。
第一遍看《夏至未至》的那年我剛剛中考完,經歷過畢業,也有過暗戀,體會的了立夏和傅小司愛而不語的感情,也理解的了遇見顛沛流離的心酸,但這些只存在于17歲青春中的懵懂,沒有看到過現實背后的真相。
第二遍看的時候是去年,20歲的我已背井離鄉,見過愛情,遇見過愛情,知道心碎,也體味了心酸。
記得遇見說過的那句話:因為知道前方有人在等著自己,所以前行的路多了勇氣。
當時讀到這句話的時候眼淚嘩啦啦就下來了,或許小說永遠比現實更多了些圓滿,至少遇見有立夏的等待,立夏有傅小司的守護,傅小司有陸之昂的奮不顧身。
小說的結局與開始大相徑庭,十年的光景,讓幾個原本單單純純的好朋友在看遍了世俗后,最終還是天涯海角,相隔一方。
陸之昂為了自己最好的朋友傅小司被判了無期徒刑,程七七與傅小司發生了關系,逼迫立夏嫁給了別人,而一直顛沛流離的遇見在段橋死后回到了前男友青田的身邊。
20歲的我再一次看完這個結局后還是落了淚,只是感嘆人生若只如初見,活在當下卻遇見不了未來。
如今電視劇版的《夏至未至》一經播出收視率就排名第一,雖然與小說中不相同,但這部電視劇堪稱拍的唯美至極。
白敬亭把陸之昂這個角色體現的淋漓盡致,鄭爽也演出了立夏單純細膩的性格,雖然陳學冬飾演的傅小司反響沒那么好,但也還是體現出了小說中那個眼神里充滿大霧的繪畫天才。
21歲的我馬上大學畢業,《夏至未至》電視劇讓我在彷徨的現實中找到了逃避的處所,深陷于劇中的唯美,羨慕他們曾經完美無缺的感情,也不遺憾最后曲終人散的結局。
在那些肆意飛揚的青春里,總有些人是你認為的不可或缺,無論他在你之后的生命中是過客還是伴侶,曾經相聚在人海中,就是此生的善緣。
不知道電視劇中的結局會是什么樣子,但感謝四爺筆下的那些人物,讓我在不同年紀有過不一樣的感觸。
夏至未至,流年未亡,香樟依舊。
那個男孩教會我成長,那個女孩教會我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