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節,被討論最多的話題無非三個。第一,春晚以及春晚延伸出來的一系列事件;第二,上海姑娘真真假假的逃飯事件;第三,周星馳和他的《美人魚》。
截至目前,《美人魚》以超過30億元的票房成功登頂內地電影票房榜首。但高票房背后的評價卻褒貶不一,截然對立:一部分觀影者認為這是周星馳的又一部經典,另一部分觀影者則認為《美人魚》是一部缺乏誠意的爛片。
那么,在意見如此分裂的情況下,如何判斷《美人魚》是不是好片子?
簡單一點說,判斷一部電影好或不好,關注以下三個標準足矣:第一,故事好不好;第二,講故事的方法好不好;第三,演員的表現好不好。
比如,按照這個標準來看,《教父》無疑是難以逾越的經典。從故事本身來看,三部曲講了男人的責任、隱忍與救贖;從講故事的手法來看,麥克·柯里昂在受洗儀式中云淡風輕地干掉幾大家族早已成為影史經典,被包括《無間道》在內的一系列電影模仿;從人物塑造來看,無論是馬龍·白蘭度,還是羅伯特·德尼羅,抑或阿爾·帕西諾,那種內斂、堅毅和剛強的形象,都當得起“教父”的尊榮。
再比如,按照這個標準來看,年初上映的《火星救援》也能夠算是好電影。在故事上,不惜一切代價營救遺落在太空的宇航員充滿了生命至上的政治正確;在手法上,略顯輕松的敘事方式與荒涼而絕望的火星生活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讓人在愉悅的同時感受到內心的震顫;在人物塑造上,從《拯救大兵瑞恩》到《星際穿越》再到《火星救援》,總要被援救的馬特·達蒙舉重若輕的演繹讓你覺得下一次還是想再繼續救他。
那么,按照這個標準來看,《美人魚》是不是好電影?
首先,《美人魚》講了一個什么樣的故事?
《美人魚》講了一個關于環保的愛情故事,或者說是一個關于愛情的環保故事。霸道總裁鄧超要開發海灣,在驅散海豚的同時危及到了人魚的生存,然后一不小心愛上了前來臥底刺殺的人魚女,再然后經歷愛情洗禮三觀重塑,取消了開發計劃,甚至不惜跟生意伙伴邪惡大胸張雨綺正面對抗,保護人魚家族和女主。
總體來說,這個被稱為環保版《色·戒》的故事似乎略顯簡單,但還不算太壞。美人魚本身就是兼具浪漫與神秘的意象,人魚與人相愛的橋段也能夠賺取足夠的噱頭。盡管主角被愛情打動從而修正三觀大徹大悟的劇情略顯狗血,但也無傷大雅。
最大的問題在于,環保本身是值得講述但卻很難講好的話題,《美人魚》所做出的嘗試不能算是成功:“賺錢”和“環?!钡暮唵螌α⒂行┻^于單線條和直白,導致整部電影的劇情都在意料之中,而缺乏出人意料的戲劇沖突。
其次,《美人魚》講故事的方法怎么樣?
無法否認的是,《美人魚》講故事的方式相較周星馳之前的電影存在著一定的差距,敘事的整體框架略顯粗糙,劇情的推進有些跳躍。男女主角吃著燒雞唱著歌莫名其妙相愛,女二兇狠到有些莫名其妙的報復,都讓人覺得感情發展不是水到渠成,而帶有過于強烈的設定感:“劇情要求這樣,就必須這樣”。
很多影評以“童真”、“無厘頭”做開脫,但這并不足以解決問題,也不能成為電影問題的借口。真正的“童真”是歷經風雨后依然保持單純的心,真正的“無厘頭”是笑中帶淚的夸張、諷刺和自嘲,而不是禁不住推敲的跳躍。
電影依然有一些讓人驚喜的小細節,比如派出所的那場戲的確充滿了喜感,再如對日本紀錄片《海豚灣》的致敬隱喻了殘忍的捕殺。這些小細節在整體尚佳的敘事框架里看,無疑是錦上添花的,但在敘事框架和推進節奏不夠理想的情況下,無法起到雪中送炭的作用。
最后,演員的表現如何?
鄧超的演技近年來一直飽受非議。有人說,鄧超的戲路正在逐漸兩極化,一類是極度隱忍,如《中國合伙人》里的孟曉駿;一類是極度癲狂,如《分手大師》和《惡棍天使》。就本片表現來說,鄧超對角色的詮釋中規中矩,基本表達出了電影想要的意思。有的地方不自覺地流露出對周星馳表演方式的模仿,但并未奏效。畢竟周星馳的嬉笑怒罵早已自成一家,換一個人來表現總是覺得有那么一點奇怪。
女一林允是新人。有著新人的優點,但也有著新人的缺陷。優點是能夠差不多表現出電影需要的“傻白甜”感覺,缺點是掌控大場面的經驗不足,在需要大幅調動情緒的戲面前明顯力有不逮,略顯嬌柔和刻意,不夠自然。
男二羅志祥有些用力過猛,太想體現“渾身都是戲”,反而只讓人記住他渾身都是觸角的造型。至于女二張雨綺,有影評的題目叫做《只記住了張雨綺的胸》,這至少表明張雨綺還是有值得肯定的地方的。
結論
總體而言,《美人魚》絕沒有某些影評說的那么好,但倒也不至于像很多影評批評的一樣爛到一無是處。在國產電影普遍擺爛的背景下,能夠算是一部中等水平的國產片。
或許在我們心中,周星馳這個名字必須是要與經典聯系在一起的。因此,面對周星馳的非經典電影,似乎自然而然地多了一分失望乃至憤怒。
但是,在期待中得到了超出期待的滿足,抑或是收獲了未達期待的失望;在不抱太多希望時得到悄然而至的驚喜,這不就是觀影的樂趣所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