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唐武宗時期,長安城中就有一群流氓,為首的是幾個惡少,領著一群地痞無賴,到處干些敲詐勒索的勾當,這群無賴大都剃個光頭,身上到處是龍飛鳳舞的大片刺青,整日一群人走在街上坦胸露乳,耀武揚威。
這群地痞無賴的老大是個叫張干的人,個性張揚,十分狂妄,他在自己的兩只胳膊上紋了一副對聯:“生不怕京兆尹,死不怕閻羅王”。一次,這群無賴在街上調戲良家女子,事后被人告到了官府,剛好趕上薛元賞上任,這是位人狠話不多的主,馬上讓人去摸清這群流氓的窩點,立刻展開了抓捕行動,逮捕了三十余人,薛元賞都沒審問,直接把這群地痞無賴亂棍打死,棄尸通衢,長安城的流氓都被震懾住了,社會風氣也很快就好轉了。
二,一位叫楊虞卿的官員出任京兆尹時,當時長安城里有一個綽號“三王子”的無賴,這人整天游手好閑,幾乎沒有一日不犯事的,今天偷個錢包,明天打個架,如果數罪并罰都夠判死刑了,楊虞卿上任后,這“三王子”不長眼,時常在衙門外招搖過市,楊虞卿忍無可忍,直接讓人把他抓起來,在牢房中“杖殺之”,事后楊虞卿給出了解釋:渾身布滿刺青,還敢妄稱王子,亂棍打死合理合法。
三,也有些地痞無賴仗著有保護傘,肆無忌憚地欺壓鄉鄰,李夷簡擔任御史大夫時,曾在成都任職,當時成都有個叫趙高的地痞,此人好勇斗狠,無惡不作,經常聚眾斗毆,仗著在官府有人撐腰,時常搞出些影響惡劣的案件,被關進監獄里蹲不了幾天就出來了,他背上刺了個“多聞天王”的刺青,一些衙役比較迷信,把人抓了之后,也不敢用刑,頂多罵幾句就算了事,屢次犯事都平安無事,趙高更加肆無忌憚。
李夷簡到任后,聽聞這趙高又在飯店酒后鬧事,無故毆打一婦人,他怒不可遏,馬上讓人把趙高逮捕歸案,押到自己的府衙前,他給差役下令,用三寸厚的木棍往死里打,不把這趙高背后的“多聞天王”打沒了,誰都不許停手,趙高被打得死去活來,背上血肉模糊,但他命挺硬的,最后還是撐了過去,一個多月后,有人再次看到趙高時,他已經沒有原來那么囂張的氣焰了,沿街乞討為生。
雖然古代對黑惡勢力的打擊,有時候會缺少法律依據,但從時代背景的角度考慮,這些雷厲風行的措施也是非常有必要的,懲惡揚善,正風肅紀,通過一些矯枉過正的手段,有效地維護社會秩序。只有對地痞無賴嚴懲不貸,才能大快人心。